鄧晨回到主院,一頭扎進書房。他通過模型比較了各種犁鏵的設計,發現曲轅犁的設計特別考慮了犁評的設置,通過調整犁評的位置,可以改變犁耕的深淺,這樣既能避免土壤過于松動,也能防止耕地過深造成的浪費。此外,曲轅犁的轅部曲線設計,使得犁身在耕耘時能夠更好地彎曲,進而減少了對犁頭的壓力,提高了犁的耐用性和耕耘效率。
鄧晨吸收了單人犁設計優點,通過一些輔助工具可以使得一個人就能控制牛的方向和速度,從而減少對馭牛人的需求。最后他搞定了設計方案。
第二天一早,他就來到了工坊找鄧申,把圖紙給他,讓他找木工坊、鐵器坊做過農具的工匠過來一起研討。
當鄧晨將改進的犁鏵設計方案展示給大家時,工坊里的工匠們紛紛圍攏過來,目光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他們仔細觀察著圖紙,討論著每一個細節。
木工坊的工匠首先發言,他贊嘆道:“少主的設計真是巧妙,通過調整犁平的位置來改變耕作的深淺,這樣的設計既實用又高效。避免了土壤過于松動或耕地過深造成的浪費。”
鐵器坊的工匠也點頭附和:“而且,這個曲轅犁的設計真是太妙了。轅部曲線的設計使得犁身在耕耘時能夠更好地彎曲,減少了犁頭的壓力,提高了犁的耐用性和耕耘效率。”
鄧申聽了大家的贊譽,心中也十分認可,這個設計太奇妙了,至少可以提升一倍效率。
突然,一個工匠提出了疑問:“但是,這個設計似乎有些復雜,制作起來會不會有難度?”
鄧晨立刻回答:“確實,這個設計有一些挑戰,特別是對于鐵器坊來說。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攻克這個難題。而且,我相信這個設計的優勢將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聽了鄧晨的回答,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在鄧晨展示了改進的犁鏵設計方案后,工坊里的木工和鐵匠開始對制作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木工首先拿起了圖紙,仔細研究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少主的設計非常巧妙,尤其是這個曲轅犁的設計。雖然制作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但以我們的技術水平,應該是可以完成的。我們需要制作一些特殊的模具來確保曲轅的曲線和角度準確無誤,這樣就能保證犁身的彎曲效果。”
鐵匠則皺起了眉頭,他拿起圖紙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后說道:“這個設計確實很有創意,但是制作起來確實有一些難度。這個犁鏵的造型獨特,我們需要特別定制一些工具來完成鍛造。而且,這個犁鏵的材料選擇也需要特別注意,需要選用足夠堅韌且耐磨的材料,以保證犁鏵的耐用性。”
鄧晨聽了木工和鐵匠的分析,心中更加堅定了改進犁鏵的決心。他知道,這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個機遇。他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攻克這個難題。
于是,他讓大家分頭準備,木工開始制作模具,鐵器坊也開始鍛造犁鏵。盡快做出樣品實驗效果,然后再改進,爭取早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