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們對鄧晨的這些創新設計感到驚嘆。他們意識到,這些設計不僅能夠提升新莊的防御能力,還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鄧申,這位忠誠而負責的總工匠,更是對鄧晨的智慧和遠見表示了由衷的敬佩。
在鄧晨的指導下,新莊的工匠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按照鄧晨的設計,一步步將這些防御措施變為現實。碉堡、射擊孔、了望塔、地下室和地下通道逐漸成形,新莊的面貌煥然一新。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莊不僅成為了一個堅固的堡壘,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的社區。鄧晨的領導和工匠們的努力,讓新莊成為了一個安全、繁榮的家園,人們在這里安居樂業,共同創造著屬于他們的輝煌未來。
馬上就到八月了,鄧晨打算八月初一學堂開學,就讓鄧沙把管家鄧云、總工匠鄧申、總護院鄧松、醫師鄧坤、造紙師鄧倫、印刷師鄧拓等人開會,鄧晨也讓劉元、小娥、婉兒和兩個女兒參加。
隨著八月初一的臨近,鄧晨家的府邸里氣氛漸漸忙碌起來。學堂的開學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鄧晨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是鄧莊學堂開學準備會的重要成員。
鄧云,這位精明能干的管家,首先站了起來,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匯報校舍的準備情況:“各位,技術學院已經安排在工坊區,那里的設施齊全,方便實踐操作。而我們的基礎學堂,則設在了老私塾,那里環境清幽,非常適合學習。”
鄧晨看著鄧云,饒有興趣問道:“一共有幾間房,能容納多少人上課?”
鄧云微微一笑,對鄧晨的提問做好了準備,他詳細地回答道:“少主,技術學院我們共準備了十間寬敞的工坊,每間可容納五十人同時進行實踐操作。至于基礎學堂,老私塾的房間經過翻新,我們有了八間教室,每間教室可以容納四十名學生,因此總體上可以滿足八百人的學習需求。”
鄧晨點了點頭,表示滿意,隨即又問:“那先生宿舍和食堂的情況如何?”
鄧云繼續匯報:“先生宿舍我們已經整修了二十間房屋,每間可住兩位先生,確保他們有舒適的居住環境。至于食堂,我們擴建了廚房設施,可以同時為五百人提供餐食,分批次就餐,確保每位師生都能及時享用到熱騰騰的飯菜。”
鄧晨贊許地看著鄧云,顯然對他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轉而對鄧申說:“鄧申,你負責工匠學員的準備工作,你覺得我們的設施是否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鄧申站起身,他的聲音洪亮而自信:“莊主,工匠學員主要是進行實踐操作,技術學院的工坊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已經準備了充足的工具和材料,確保學員們能夠在這里學到真正的技藝。”
鄧晨又轉向鄧坤:“醫學學員的情況如何?他們是否有專門的實驗室和藥材供應?”
鄧坤回答道:“少主,我們已經將一間寬敞的房間設為醫學實驗室,里面配備了必要的工具和藥材。同時,我們還與新野的藥農建立了合作關系,確保藥材的穩定供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