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了拍劉秀的肩膀,笑道:“三弟啊,你太過緊張了。江湖先生的話豈能全信?再說,我們眾人齊心協力,共同起義,都是為了推翻新朝、恢復漢室的大業。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何愁有小人得志?”
劉秀見劉縯并未將自己的擔憂放在心上,心中不禁有些焦急。他再次強調道:“大哥,我并非無端猜測或杞人憂天。而是覺得我們現在的局勢確實復雜多變,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頭腦。特別是王匡、王鳳、王常這三位領袖,他們各自擁有強大的實力和影響力,一旦產生矛盾或紛爭,很可能會對整個起義大局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但劉縯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他笑著安慰劉秀道:“三弟放心吧。我自有分寸和安排。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攻下宛城、消滅甄阜的軍隊,然后直逼長安、推翻新朝。至于其他的事情,等大局穩定后再作打算也不遲。”
見劉縯如此堅定和自信,劉秀也不好再多說什么。他默默點頭,心中卻暗自決定要更加小心謹慎地觀察和分析局勢的發展變化,確保起義大業的順利進行。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軍營中便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們整理著裝備,戰馬在槽邊低吟,炊煙裊裊升起,為新的一天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劉秀與劉縯并肩走出營帳,神情堅定,目光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決心。
此時,王常也已整備完畢,他的下江兵隊伍整齊劃一,士氣高昂。王常身著一襲鎧甲,英姿颯爽,他上前幾步,向劉縯和劉秀行禮道:“兩位將軍,下江兵已整裝待發,隨時可以啟程前往棘陽。”
劉縯點頭回禮,眼中閃過一絲贊賞:“王將軍,你的隊伍真是訓練有素,令人欽佩。今日我們三軍聯合,定能勢如破竹,攻下宛城。”
劉秀也附和道:“是啊,王將軍,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共克時艱。”
隨后,三軍將領各自下令,士兵們迅速列隊,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激昂的戰歌。劉縯、劉秀與王常并肩騎行,在隊伍的最前方引領著大軍,向著棘陽進發。
一路上,三軍將士相互協作,配合默契。劉縯不時與王常交流戰術,討論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優勢,以及如何應對可能遇到的敵軍。王常則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對劉縯和劉秀的建議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和補充。
隨著大軍不斷前行,棘陽城已遙遙在望。城墻上,漢軍的身影隱約可見,他們似乎也在緊張地準備迎敵。劉縯舉起手中的長槍,高聲喊道:“將士們,前面就是棘陽,我們馬上就到家了。”
劉秀思考了一路,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一方面他不想因為自己的猜測而破壞隊伍的團結和士氣,另一方面他又深知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經過長時間的猶豫和權衡,劉秀最終決定還是將自己的擔憂告訴劉縯。
當他們抵達棘陽時,卻發現棘陽城下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兵馬。原來,王匡、王鳳、陳牧、廖湛等人早已率領著兩萬新市兵和平林兵抵達了這里,與鄧晨駐守的舂陵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