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帳內突然灌進一股帶著血腥味的冷風。周士像幽靈般閃入,蓑衣下擺滴落的泥水在地圖上暈開一片污漬。\"主公,墨家子弟用命換來的密報。\"他從貼身的油布囊中取出一卷竹簡,簡片上還沾著暗紅色的指印,\"王尋每日寅時三刻必去茅廁,這是他唯一會摘下頭盔的時候。\"
劉秀的指尖在竹簡上輕輕一頓。展開的簡片上,墨家子弟用密語詳細記錄了王尋如廁的路線:從帥帳西北角出發,途經三個火盆,共七十三步。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簡片背面的血書——那名墨家子弟在記錄完情報后,被新軍的巡邏犬發現了。
\"拿觀星鏡來。\"劉秀的聲音比往常低沉。當親兵抬來那具黃銅打造的古怪儀器時,眾將都不由屏息。這是鄧晨根據后世天文望遠鏡原理改良的\"千里鏡\",能在黑夜中看清三百步外的動靜。
鏡筒緩緩轉動,劉秀的瞳孔微微收縮。王尋的帥帳外新設了三道呈品字形的盾墻,每道都由三十名手持六尺巨盾的重甲兵組成。這些士兵的鎧甲明顯加厚,連面甲都做了特殊處理——鏡片反光的瞬間,劉秀看清那竟是打磨光滑的銅鏡,專門用來反射箭矢。
\"等等...\"劉秀突然調整焦距。通往茅廁的泥路兩側,每隔五步就埋著個倒扣的銅甕。這些甕口貼著地面,旁邊還蹲著耳朵貼地的偵聽兵。\"好一招'地聽器'。\"他冷笑,\"看來上次的地道突襲讓他長記性了。\"
鄧晨湊近觀察鏡,突然倒吸冷氣:\"主公看茅廁旁邊!\"在臨時搭建的茅廁后方,赫然藏著兩架改良過的連弩,弩機上泛著藍光的箭簇說明淬了劇毒。更陰險的是,茅廁頂棚的茅草明顯過于整齊——那下面肯定藏著鐵板。
\"這老烏龜...\"周士忍不住罵道。他指向沙盤另一側,\"探馬還發現,王尋在帥帳下挖了三條密道,每條出口都守著精銳。上次刺殺失敗后,他連如廁都帶著替身了。\"
劉秀的手指在沙盤邊緣輕叩。眾人注意到他的指甲縫里還殘留著昨日廝殺時的血垢。帳外突然炸響的驚雷中,他緩緩開口:\"傳令,準備二十具燧發槍,全部裝填開花彈。再選二十死士,我要...\"
話未說完,又一記炸雷震得帳篷簌簌作響。油燈劇烈搖晃,將眾人的影子扭曲地投在帳布上。在這明滅不定的光影里,劉秀的側臉如同刀刻:\"這次,我親自帶隊。\"
鄧晨剛要勸阻,突然發現主公腰間多了一把陌生的短刀——刀鞘上刻著\"魚腸\"二字。相傳這是春秋時期專諸刺王僚所用的神兵,沒想到竟在此時重現人間。
行動前夜的軍事會議在昆陽城最隱蔽的地窖舉行。
搖曳的牛油蠟燭將二十三名將領的影子投在斑駁的墻面上,如同張牙舞爪的鬼魅。劉秀用匕首在夯土地面上劃出進攻路線圖,刀尖與砂石摩擦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
\"寅時二刻就位,\"劉秀的嗓音比往常沙啞,\"每人配發六發特制彈藥。\"他從鄧晨手中接過一個檀木匣子,掀開時里面的鉛彈泛著詭異的藍光,\"這是用砒霜淬煉的開花彈,中者立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