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胯下一涼,拱手:“少俠好箭法,日后娶妻必多子多福。”
鄧晨負責“內容”。
他把自己關帳篷,磨一錠“洛陽紫煙墨”,蘸筆如刀,先寫官方腔:
“漢討虜將軍馮異致洛陽諸將:更始已亡,百姓倒懸……”
寫一半,撕了——太硬。
再寫柔情版:
“朱將軍,見字如晤,洛陽夜冷,可添衣……”
撕了——太酥。
第三版,他干脆用打油詩:
“洛陽城頭草,
風吹兩邊倒;
李軼先想跑,
將軍別犯傻……”
撕!——太損。
最后,他把墨一甩,吼:“老子寫公文不行,寫段子還不行?”
于是第四版出爐——
【白話帛書】
“朱鮪將軍臺鑒:
更始帝已駕崩,長安火海三日,玉璽缺角,黃金補之,疤在璽,亦在人心。
將軍守洛陽,忠勇可嘉,然忠一人與忠蒼生,孰大?
李軼已密約投降,夜半開北門將迎我。
異不忍見洛陽血滿護城河,故先告知:
若將軍愿全百姓,明日卯初,開東門,我退兵三里,以禮相待;
若將軍誓殉舊主,異亦退兵三里,讓將軍列陣,堂堂一戰。
兩策,惟將軍擇。
——馮異手書,漢建武元年六月四日”
寫罷,他吹干墨跡,又在角落畫一只小烏龜,龜背寫“鄧”字。
“烏龜慢爬,暗示他‘降’比‘戰’活得長。”鄧晨自我陶醉。
子時三刻,月瘦如鐮刀,洛水升霧,像一鍋剛開的餛飩。
田小雀背負魔改弩,腰掛三壺箭,一壺普通、一壺響箭、一壺——鄧晨特制“哨音箭”,箭頭空心,飛出去鬼哭狼嚎,堪比深夜抖音外放。
馮異親自送行,把酒囊遞給他:“射中,回來喝酒;射不中,喝河水。”
田小雀:“收到!射不中,我游回來。”
一行十人,摸黑潛至護城河外三百步,趴地裝蘑菇。
城頭火把被霧氣糊成黃餅,守卒抱矛打瞌睡,偶爾傳來一聲“更——”被霧吞沒。
田小雀架弩,屏息,心算風速:“霧重,濕度十,北偏東二級……”
他調刻度,扣——
“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