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請賜御史中丞此劍,貪官可先斬后奏;斬后,以劍上火線烙其尸,永銘恥辱!\"
殿內百官倒吸涼氣:雷火監不僅殺人,還要\"烙名\"!
劉秀卻拍案叫絕:\"好!貪官最怕臭名,火線烙尸,遺臭萬年!\"
于是,御史中丞、司隸校尉、部刺史,\"三獨座\"佩劍升級,劍劍帶火,號稱\"火眼三劍\",貪官聞之尿褲子。
裁郡并縣方案拋出,鄧晨掏出\"裁員名單\"——竹簡三卷,每卷長丈二,展開鋪地,從殿尾拖到殿前,墨跡未干,墨香混著火藥味。
被裁的四百縣官,名字朱筆勾紅,像判了死刑。
他們當場哭嚎,跪地抱大腿:\"陛下,臣十年寒窗,一朝烏有!\"
劉秀早有準備,朗聲安撫:\"諸卿莫哭!省出俸祿,一半入國庫,一半就地修渠筑路,百姓出力,日給百錢!\"
哭腔瞬間變小聲嘀咕:\"修渠?給錢?好像……也能接受?\"
百姓卻在殿外放爆竹,\"冗官滾蛋\"喊聲震天,紙屑飄進殿內,像下了一場\"民意雪\"。
鄧晨當場打算盤給皇帝看:
-裁官四百縣,歲省俸祿錢兩億;
-減半入國庫,年增一億;
-減半修水利,可募民工十萬,日給百錢,百姓樂,溝渠成,田賦增;
-另火器作坊遷洛陽,歲造炮百門,售于邊將,作價三倍,又賺一筆!
算盤珠啪啪作響,劉秀聽得心花怒放:\"二姐夫,你就是朕的活財神!\"
夜深,溫室殿炭火通紅,劉秀親解腰間金印,交鄧晨:\"此印,雷火監兼尚書行營使,先斬后奏,如朕親臨!\"
鄧晨跪地,雙手捧印,沉聲:\"臣,必以雷火犁庭,以水泥筑太平!\"
劉秀再舉杯,遙指輿圖:\"十年后,朕要天下無烽火,萬民得安息!\"
鄧晨舉杯相碰,聲音不高,卻帶著金屬般的篤定:\"十年后,臣請天下無兵,百姓只聞爆竹,不聞炮聲!\"
鄧晨再獻\"火眼金睛\"細則:
1.御史中丞歲終\"考績\"——貪官劣跡,百姓可投\"雷火筒\"舉報,筒置各縣,半月開啟;
2.司隸校尉\"飛火騎\"——配輕騎三百,攜短銃、手雷,專抓外逃貪官;
3.部刺史\"火線巡視\"——所過州縣,先查府庫,后查牢房,有冤即炸獄門,先救人再奏報。
劉秀一一應允,大笑:\"朕的朝堂,也要雷火消毒!\"
退朝時,百官齊刷刷摸后背——冷汗已透朝服。
御史中丞摸摸新賜\"斬馬劍\",心里發毛:以后參人,得先掂量自己脖子硬不硬;
司隸校尉數著\"飛火騎\"名額,暗下決心:貪一文,也得先算能不能跑過手雷;
刺史們看著\"雷火筒\"圖紙,齊聲長嘆:百姓有\"投筒權\",貪官變過街老鼠!
燈影下,劉秀與鄧晨手指輿圖,朱線如龍,蜿蜒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