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維珍為什么要這么努力地學蒙語?
這還用問嘛?
當然是了討好她,更是一片慈母心腸為了大格格。
維珍自然是帶著目的接近她的,這一點自是毋庸置疑,可是……哪個又是不帶目的、不會衡量得失利益就會輕易接近一個陌生人?
尤其還是在天家。
太后不會因此厭惡維珍,更何況維珍的心情,太后是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的。
維珍為了大格格,就像她為了五妞兒什么應當不應當的,她都會去做,即便冒著得罪萬歲爺的風險。
所以太后看維珍的目光,比剛才更柔和了不少:“哀家下個月要去妙峰山還愿,到時候你跟月華隨哀家一道去吧。”
五公主出了意外之后,太后日日都為五公主求佛祝禱,年后初一,太后還曾經親自前往妙峰山為五公主祈禱,如今五公主醒了,太后大喜過望,自然就想著親自前往妙峰山還愿的。
從前這種場合能夠伺候在太后左右的,除了五公主也就是宜妃娘娘了,但是這次,太后卻主動要帶上維珍跟大格格。
維珍自然不會推辭,當下忙不迭起身謝恩:“是,妾身遵命。”
太后又去寢殿里面瞧了瞧五公主,然后便起駕回宮了,維珍帶著大格格將太后一直送上了軟轎。
古嬤嬤回頭看了一眼還在目送太后儀仗的維珍跟大格格,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側福晉教養出來的孩子真是個個都好。
這是古嬤嬤的有感而發。
側福晉對孩子的教養,但是從大格格身上就可見一斑,大格格有多合人心意,就不必多說了。
能教出這么好的孩子,側福晉能是個壞的?
再有就是,側福晉也實在是個有福之人。
到目前為止,生下來的四個孩子,個個兒都好好兒的,就沒聽說過身子骨兒差的,尤其是二阿哥,那個子可比大阿哥高了大半頭呢,任誰瞧見都會搞錯哥兒倆的排行。
也就四阿哥是不足月生的,但是如今也熬到滿月了,前些時日,太后還主動找許太醫詢問了四阿哥的情況。
許太醫說,除了早幾天四阿哥有些氣喘之外再沒有旁的不適了,話里話外的意思,只要用心照顧,四阿哥長大成人不成問題。
太后當時就感慨,說真是不錯。
什么不錯?
自然是側福晉不錯。
在天家,能生的不少,但是像側福晉這樣,生下來的孩子個個都能站住,這就特別少見了。
這樣有福氣的,又心思周正懂進退的,也難怪五公主一向喜歡與側福晉親近。
如今,不是連太后都喜歡?
古嬤嬤這邊正感慨著呢,就聽著軟轎里頭傳來太后低沉的聲音:“方才佟家的馬車跟老四家的馬車是擦肩而過?”
古嬤嬤回過神來,忙不迭道:“正是如此。”
哈布嬤嬤說的可是再清楚不過,佟家的馬車跟四爺府上的馬車就是擦肩而過,當時佟家的車夫還回頭盯著四爺府上的馬車看了好幾眼呢!
車夫都瞧見了,那佟老夫人自然也是知道了。
就是不清楚佟老夫人眼瞅著側福晉帶著大格格進了五公主府,會是個什么心情了。
古嬤嬤以為太后還要吩咐什么呢,結果直到慈寧宮,太后也沒再提起這茬兒,只是吩咐古嬤嬤要好好兒準備下個月去妙峰山還愿的行程。
……
太后沒再過問佟府的事兒,但是維珍心里卻一直念叨著呢。
從五公主府回來,維珍就想著找四爺說道說道在五公主府碰到佟家馬車的事兒,只是四爺人卻不在,說是官員求見,四爺去了宮里。
維珍就暫時把話憋了回去,先去瞧瞧她的小兒子,在此之前,維珍先回房,仔細凈手洗臉,然后又換了一身衣裳,這才去看都好。
從前小西瓜跟小丸子小的時候,維珍也很注意不會帶著外頭的細菌跟孩子親近,畢竟小嬰兒的抵抗力特別差,到了都好這里,維珍就更注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