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陳冰冰,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畢竟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幾乎每個人類都有一個飛行夢想。
尤其是小時候。
總會幻想著自己長出一雙翅膀,學著鳥兒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人類才會發明出熱氣球、飛艇、飛機、各種航天器等等。
試圖借助外力,實現飛天夢想。
飛機是人類發明的,最安全、最快捷、最容易方便的飛行器。
所以不少人都把自己的‘飛天夢想’寄托在飛機上。
試想一下。
開著飛機在天空中翱翔。
俯瞰蒼茫大地,仰看蔚藍天空。
那種感覺。
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但是飛機可不是想開就能開的。
和開車一樣,想要開飛機,首先得考取飛行執照才行。
飛行執照就跟開車的駕照一樣。
有了飛行執照,才有駕駛飛機的資格。
要不然。
無證駕駛飛機的罪名,可比無證開車嚴重得多。
在國內。
飛機的飛行執照大致分為六種——分別為學生駕駛員執照、私用駕駛員執照(ppl)、運動駕駛員執照(spl)、商用駕駛員執照(cpl)、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atpl)、多人機組駕駛員執照(mpl)。
學生執照顧名思義,就是學生擁有的執照。
學生執照用不著考,只要考上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專業,成為一名飛行學員,相關部門都會頒發相應的執照,讓學員在航校里也有資質學習和駕駛飛機。
如果學生上的是民航大學,頒發學生執照的就是民航總局。
但如果上的是軍校的話,頒發學生執照的就是部隊。
所以學生執照就跟學生證差不多。
多人機組駕駛員執照(mpl)比較罕見,而且也比較特殊。
因為這類執照是航校或者航空公司從0基礎開始培養學員到副駕駛。
也就是說。
考多人機組駕駛員執照的學員并不用從私照、儀表(運動)、商照一步一步晉級。
而是把以上晉級之路整合在一起,一步到位。
所以該執照其實就是航校或者航空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縮短培訓時間,更高效快捷培養飛行員的一種方式。
但是因為該執照有一定的弊端,上限較低,再加上目前國內航校培訓模式已經日趨成熟,飛行員數量也日趨飽和,所以類似的培養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了。
所以現在國內常用到的也就只有四種
——分別是私照、運動照、商照和航線照。
私照顧名思義,就是只能用于私人飛行或娛樂,擁有私照的駕駛員不能從事收取報酬為目的的商業行為。
舉個例子。
私照其實就跟汽車的c照。
只能駕駛自己的或者租用的小型私人飛機,也可以讓家人、朋友一起出行。
但是不能收取報酬。
也就是說。
就算考取了私照也沒有資格去航空公司應聘飛行員,更不能去從事任何以收取報酬為目的的飛行活動,只能自娛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