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喃喃道:難道?又是那個倒霉蛋的霉逼體質發揮作用了?
要不然真的想不通呀!
駕駛艙。
陸輕舟臉色倒也算平靜。
畢竟現在鳳凰機場的地面風才11m/s,屬于6級風。
6級風對于陸輕舟來說,連boss都算不上,完全就是個小case。
因為他在今年還遇到過比6級風還要厲害的‘對手’——7級勁風。
當時他駕駛著飛機正要落地。
結果飛機差點被大風給吹走了。
多虧他技術精湛,經驗老道,采用蟹形降落的方式才把飛機平安落地。
蟹形降落又被稱之為橫風降落。
是飛機降落時遭遇大風,尤其是強側風時的一種十分有效,但很具有挑戰性的降落方式。
其實飛機降落時如果遇到大風,尤其是強側風,本身就是一項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正因為有了之前成功的經驗,所以陸輕舟現在才會表現得這么淡然。
甚至有恃無恐。
不就是六級強風嘛。
拿捏!
“threehundredfeet(300英尺)”
這時候。
駕駛艙內響起來系統播報飛機高度的提示音。
與此同時。
風切變的‘windshear’警告聲也隨之響起。
不過陸輕舟就像是沒有聽到這些提示聲和警告聲一樣,依然保持下壓操作桿的姿勢。
而且他的另一只手依然搭在油門閥檔桿上,保持最大進油狀態。
但是一股強勁大風迎面吹了過來。
哪怕飛機保持最大進油狀態,依然感覺在艱難前行一樣。
如果有人現在從地面往上看,就能看到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彷佛是禁止在空中一樣。
“twohundredfeet(200英尺)”
眨眼功夫。
飛機的高度就已經下降到了60米左右。
一條跑道已經出現在了陸輕舟的視線之中。
現在飛機的起落架早就已經放下來。
不過陸輕舟并沒有讓副駕駛陳彬拉起擾流板和放下襟翼。
廢話。
現在飛機是頂著風逆風飛行。
哪怕保持大推力全進油狀態,飛機的相對速度依然低于100km/h。
如果這個時候再拉起擾流板和襟翼。
這不是給飛機再降速嗎?
再降速就得掉下去了。
“onehundredfeet(100英尺)”
“windshear(風切變)”.....
高度提示音和風切變的警告聲交替響起。
陸輕舟瞥了一眼高度儀。
依然保持下壓操作桿的操作。
這時候。
飛機已經飛到跑道上空了。
但是機頭機頭并沒有正對跑道中心線。
而是與跑道中心線形成了一個夾角。
如果陸輕舟保持此時的飛行姿態著陸的話,在飛機著陸的那一瞬間,飛機就得沖出跑道墜毀。
也就是說。
是生是死。
其實就在陸輕舟的一念之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