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才意識到。
雖然跑道再一次出現在視線里,但是飛機的機頭并沒有對準跑道,而是近乎橫在跑道上。
他也明白為什么陸輕舟到現在依然向左死死拽著操作桿,駕駛飛機繼續向左轉向了。
這架飛機又不是直升飛機。
做不到垂直起降。
但是哪里還來得及?
因為此時飛機的高度已經降到了200英尺以下了。
“ohundred”(200英尺)
“onehundred”(100英尺)
高度持續下跌。
飛機距離跑道也越來越近。
“過來,你他媽給老子過來啊.....”陸輕舟額頭上的青筋都已經爆出來了。
雙手死死的拽著操作桿。
腳舵也快被他踩冒煙了。
他現在就是在和飛機‘賽跑’。
必須趕在飛機越過22左跑道之前把機頭給掰過來。
但是怎么可能辦得到?
所以當機頭終于被掰正,飛機的高度也僅僅只有30米左右的時候,陸輕舟才發現自己果然飛錯了。
是的。
飛機的機頭并沒有對準跑道中心線。
甚至距離跑道中心線足足有10多米遠。
要是正常情況。
飛機如果沒有對準跑道,唯一,也是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復飛,重新再落地一遍。
但是陸輕舟現在根本沒有時間了。
也沒有復飛的條件。
來自滇池的狂風狠狠的拍打在飛機左側,幾乎把飛機推著往右飛。
而且貨艙里的‘爆炸物’估計也禁不起再來一次的折騰。
所以別說現在沒有對準跑道。
哪怕
他也要硬著頭皮落地。
所以陸輕舟索性‘遵循’風的意志,操控飛機向右偏移。
機頭再一次朝向22左跑道。
但是和剛才一樣。
飛機依然是橫在跑道上。
有風的‘幫助’,這回飛機的轉向沒有剛才那么難了。
如果飛機沒有持續下高度的話。
飛機就像是懸停在半空中一樣。
不!
飛機不是懸停在半空中,而是一架可以‘隨意’轉變方向的電梯。
fifty(50英尺)
forty(40英尺).....
眨眼功夫。
這架波音737-800客機就已經完成了向右轉向,同時把區區10來米的距離給徹底拉平了。
飛機重新回到了跑道上。
只不過機頭與中心線形成一個接近30度的夾角。
還是橫在跑道上。
30英尺。
20英尺......
隨著高度不斷下降,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竟然出現了。
因為這架波音737-800客機的機頭,竟然在下高度的同時,以極快的速度繼續向右轉向。
本來飛機與跑道形成一個接近30度的夾角。
短短10多秒后竟然就縮短到了10度。
“retard(減速)”
5米。
4米。
3米....
就在機頭徹底對準跑道中心線的下一秒。
duang~~~
一聲重物撞擊的沉悶聲突然響起。
就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飛機的后起落架就已經狠狠的砸在跑道上了。
塔臺。
幾乎所有管制員都已經亞麻呆住了。
因為眼前的這一幕實在是太詭異了。
這些人在塔臺工作了這么多年,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詭異的落地方式。
山航1167不是準備落地03右跑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