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只要將這一百個營尉全部換成自己人,就算是上面的將領是別人的,到了戰時,他們一樣指揮不動軍隊!
北涼精騎的行動力很強,短短一天時間,涼山州要塞里面,三家先天后期以上的高手全部被抓了,一共七人,加上后方的李守業,總共八個人。
端王和北涼王妃先后直接在涼山軍中抓捕了十五人,其中兩個通玄境武者,十三個先天后期的偏將,整個涼山軍中真正幸免的偏將只有三個,不,應該是五個,三個實權偏將,兩個只有虛職的偏將。
<divclass="contentadv">雖然說涼山州中五大將門把持軍務,高層武將基本上都是五家的人,但也有不是的,整個涼山軍五關七城十六個偏將之中(注,涼山關五個,城池七個,四關四個)還有三個偏將,是從底層一步一步殺上來的。
這三個不參與黨政,算是中立方,完全就是根據規定走,大將軍說啥就是啥,只聽軍令,不聽誰家的私令,所以端王和北涼王都沒有動他們。
將幾人押回北涼城之后,北涼王妃當即啟程回了北涼,順道也將一眾人押過去,涼山關的一眾武將修為可都不弱,單獨押送,被逃了的風險也不低。
北涼王妃一走,整個涼山州的一眾勢力全部松了一口氣,涼山州的情況也漸漸的開始回復到之前的軌道了。
北川城,丙字號軍鎮!
看完手上的情報,楚江也微微松了一口氣,涼山州里面突然多出了這么一尊大佛,壓力還是稍微有些大的。
不說別的,就高手這方面,這段時間涼山城里面武道元罡境就有四尊,文道修身境也有兩尊,六尊宗師戰力,給楚江也帶來了一絲壓力。
如今北涼王妃一走,就剩下三尊了,壓力頓時少了好多,等過個幾天,百戰堂的衛天也離開之后,就剩端王麾下的兩個宗師級戰力了,那就好對付多了。
至于這五家將門,日后怕是便宜了北涼王府了,罪營,是邊軍中特有的軍營,里面都是朝廷流放充軍過來的人,若是大戰開始,他們就是大軍先鋒,用來消耗北蠻士兵的銳氣的時候用的,就是一批犧牲品。
每次大戰開始,一戰過去,傷亡率高達九成以上,而且絕不能后退,一旦退后,會被燕軍直接射殺。
而大燕在北境的罪營,設立在千山關,由北涼王統領,這些人去了千山關之后,楚家、陳家的人,結果肯定是改名換姓,在北涼軍中效力。
至于李家、姜家、韓家,估計也是差不多的命運。和北蠻通商,這是整個北境大軍都在做的事情,做的最大的就是北涼王,北涼王絕不會在意這些,肯定會向三家拋出橄欖枝。
面對一面是上戰場送死,一面是恢復之前的待遇,領兵打仗。就算三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恐怕也沒幾個能拒絕北涼王府的招攬。
說起來,這次端王出手,最終楚江和北涼王府都得利了,只有他這個始作俑者損失不小,一招下去,涼山州的大好局面直接被端王給葬送了,涼山州之中最強的涼山軍,已經和端王沒關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