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權,這是必須的!
“陛下,內閣有重要政務,兩位閣老拿不準注意,還請陛下圣裁!”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待是王朝之主需要,下圣旨找他們,他們才可以出手!
畢竟他們來到北地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北地的實力,替大虞鎮守屬國,抵御北蠻。既是抵御北蠻,可不是讓他們換個地方清修,自然是需要出力的。
兩個混元境,一個明心境巔峰儒生,尋常北地王朝確實需要,但大夏可不需要他們。
“知道了,等各地八個儒生返回之后,將燕山書院的控制下調一檔,不必在他們身上費太大的力氣。”
他們能做到的,大夏能輕松做到,大夏做不到的,加上他們三個也沒什么用!
兩國邊境,矛盾重重,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爆發戰爭,所有北地的王朝之主,是有可以調動這三大勢力的,只要三人同意,不插手朝廷的運轉與決策,只出手,不算違背虞皇禁令。
大燕十二書院,除了燕山書院之外,其余十一個書院可都是官學,山長都是各州學政,官職只是稍弱于各州州牧,在各種之中可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員,只要是官,有實權的官職,那就在楚江的管理范圍內!
“是!”
但這一隅之地,依舊有民兩億,兩億人口的政務,即使是和平時期都是極為繁忙的,要是大事小事親歷親為,楚江一天十二時辰都待撲到政務上。
一個王朝的事務,實在是太過于繁忙了,尤其在這個玄幻世界,即使楚江占據的地盤在這方天地之中僅僅是一隅之地,小的可憐。
“根基扎在長安城內,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幾個儒生而已,翻不起什么風浪,可隨手鎮壓!”
<divclass="contentadv">“是!”錦衣衛躬身一禮,剛要離開。
“是!”
就像當時衛淵能以北境之主的身份請求金剛寺出手一樣。
楚江目前的重心在武學之上,楚江的實力越強,大夏的實力也就越強,有那些處理政務的功夫,楚江還不如多多練武,爭取召喚出更強的人杰!
翻開第一本奏折,楚江目光微變,大炎國書,大炎國要派遣使團入境,慶賀朕掃滅大燕,開辟大夏?
北地十六國,和大夏接觸的可不僅僅只有一個南邊越國,而是三國,南邊大越,西邊大炎,東邊大衛!
三個國度,將大夏環繞在中間,定南軍、定東軍、定西軍就是為了防備這些國家入侵的。
而這大炎,正是大夏西邊的國度,如今有定西將軍王貴統領十萬定西軍駐守邊關。
楚江的眼中露出了思索之色,根據以往大燕的歷史,和大燕多有糾葛的只有南邊的越國,東邊的衛國和西邊的炎國于大燕之間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