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不知道是哪兩支軍隊。
濃郁的血光一閃,在點將臺高臺左側,密密麻麻的軍隊出現在點將臺下面,緊接著,剩下的血光匯聚,化為了兩冊花名冊落在楚江的桌案之上。
看著眼前的場景,楚江微微一愣,隨即看著校場前面大軍,不知不覺,校場前方已經被召集的軍隊給覆蓋了。
除去數量較少的羽林軍和雁門甲士,剩下的四支十萬人的大軍,正好各自占據了一片地方,戰滿了高臺前面所有地盤。
當然,原本右武衛的地盤已經空出來了,不過點將臺依舊沒有在那一塊地盤上召喚士卒。
看著左側的兩支大軍,楚江笑了笑,看來日后隨著召喚大軍越來越多,自己這點將臺四面,都將是密密麻麻的大軍!
搖頭笑了笑,楚江的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兩本花名冊之上,不知道今天召喚出來的軍隊是唐、明的哪一支大軍。
片刻之后,楚江面無表情的放下了手中的花名冊。
大唐靜邊軍,大明靖虜衛!
兩支軍隊,都是邊軍之屬,不屬于京城禁軍,雖然不是邊軍之中最精銳,最耀眼的那些大軍,但也是邊軍之中較為精銳的部分,歸于黃階大軍,名副其實。
大唐靜邊軍,邊軍之一,隸屬于唐朝河東節度使,主將為羅少保,黃階人杰,真罡境八重大宗師,七朝元老,興唐名將郭子儀的部下八大名將之一,東平四十八將之一,羅成后代,為天寶年間羅家將中最勇猛之人!
大唐靜邊軍,人數為十萬,照例劃分為五軍,每軍兩萬人,軍中士卒最低為后天七重武者。
大明靖虜衛,邊軍之一,位于明朝和后金的交界處,常年和后金交戰,主將趙率教,真罡靜五重大宗師,明末名將,征戰一生,最終戰死沙場,至死護衛中原山河!
大明靖虜衛,人數十萬,亦分為五軍,士卒修為最低為后天七重武者。
兩支軍隊的情況,和楚江預料的差不多,正常的黃階大軍,完全是點將臺的按照配置來的。
根據楚江召喚的經驗,基本上黃階大軍,數量都是十萬人,無論是歷史之中有沒有十萬人,點將臺都會將大軍自動補齊到十萬人。
就像左右武衛一樣,作為大唐南衙十六衛之一,軍隊數量也就一萬過點,但是點將臺召喚的時候,對兩軍都經行了加強,如今的靜邊軍和靖虜衛,也是被加強過的。
看著校場之上剩下的大軍數量,楚江花了一百召喚點召喚了兩位黃階人杰,隨即離開了點將臺之中,在沒有征召新的大軍。
目前楚江還剩下五支軍隊,兩位人杰沒有召喚,眼下這些大軍,目前足夠楚江用了,等日后楚江修為提升了,或者大夏遇到了困境的時候,再征召也不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