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會到這種高度?”李世民都不自信了。
長孫皇后和李麗質也好奇,蕭然為什么這樣說。
“對,大唐以后會達到這種高度。”
李世民更好奇,“你有什么依據,為什么這樣說?”
“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啊!”蕭然端起面前的水杯,這是李麗質給倒的水。
慢慢悠悠的喝了一口。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來如此,大姨夫應該不陌生。”
“這個朕自然知道的。”
“大漢和大唐其實都很像。”
“怎么說?”李世民看著蕭然。
“前面都有一個強盛的王朝曇花一現,這個短命王朝之前都是亂世。”
大秦之前是春秋戰國,打了幾百年。
隋朝之前是魏晉南北朝也是幾百年,亂的一塌糊涂。
“你這樣說也沒錯。”
“大亂之后,肯定要大一統的,大唐的大一統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現在大唐已經完成大一統,不出意外的話以后肯定是越來越好的,你為什么說比大漢強呢?”李世民好奇這一點。
“因為有一點優勢,大唐有,而大漢沒有。”
“什么?”
“魏晉南北朝開始一直到現在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大融合?”李世民喃喃自語。
現在應該是沒有這個概念的,除了中原地區的漢人,其他民族還是異族呢!
“民族大融合促進了這片大地的繁榮發展,同時也使得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李世民點點頭,“這倒是沒錯,漢人雖然很強,但是胡人異族也有長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給朕的感觸就很大。”
“嗯嗯,民族大融合有助于文明的發展,是民族間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系的結果。”
“這是進步現象,對于多民族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和發展均有經濟促進作用。”
“就憑這一點,大漢就比不了,畢竟那個時候,中原和四周異族的交流其實很有限,絲綢之路的影響很大,但是沒有大唐現在全方位的融合影響大。”
李世民恍然大悟,“之前朕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仔細想來,好像是這么一回事啊!”
李世民很期待,期待以后的大唐。
“真的大唐盛世...會是怎么樣的一番場景啊!”李世民開始憧憬起來。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應該差不多如此吧!”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李麗質眼睛一亮,畫面感很強。
“好詩!”長孫皇后也忍不住夸贊。
短短的一句,卻表現出了場面的宏偉莊嚴和帝王的尊貴。
層層疊疊的宮殿大門如九重天門,迤邐打開,深邃偉麗,萬國的使節拜倒丹墀,朝見天子,威武莊嚴。
以九天閶闔喻天子住處,大筆勾勒了“早朝”圖的背景,氣勢非凡。
“萬國衣冠拜冕旒”,標志帝國鼎盛的氣象。
在“萬國衣冠”之后著一“拜”字,利用數量上眾與寡、位置上卑與尊的對比,突出了帝國的威儀,強調了帝國的強大。
“這句說的好。”蕭然偶爾會說出點李世民驚艷的話來。
確實驚艷到了長孫皇后李世民幾人了。
都是博學多識之人,自然明白這句詩的含金量和水平。
這讓李世民高看蕭然幾分。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提起筆,在宣紙上寫下這句詩來。
“朕的大唐,必定成為如此盛世!”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