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媽扶正,就真不考慮親爹感受啊!
李世民心里默默給李治記下一筆賬。
“這樣聽起來,確實是有點能力的,不是無能之輩。”
武則天的能力李世民也認可。
“武才人,武氏...”長孫皇后仔細想了想,“是不是武士彟一脈的?”
“對對,就是他次女。”蕭然點頭。
隋朝年間,武士彟經商致富,后成為鷹揚府隊正。
大業十三年,他資助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授大將軍府鎧曹參軍,然后隨李世民軍平定長安。
唐朝建立后,名列“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沒有背景,商人起家的,在這個世家門閥林立的時期,地位很一般。
“不對,這個人是商人,他沒有什么政治資源啊!武才人如何在皇宮對抗其他人。”李世民提出疑問。
“大姨夫,武才人沒有武家的支持,她母女算是被掃地出門的,她和武家關系很差。”
這個時代拼投胎技術的,講究家族背景的。
聽到武則天沒有家族,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不得不高看這個人幾分。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人的能力確實可以。”李世民太了解這個時代規則了,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家族的人很難站穩腳的。
“能力確實可以,后面稚奴身體不好,武才人幫忙處理朝政呢!”
李世民皺起眉頭,頗為不悅,“這不是,后宮亂政嗎?稚奴胡鬧!”
“大姨夫,比你想的嚴重,這叫二圣臨朝。”
這個詞長孫皇后和李世民都不陌生,也不是大唐才有,更不是武則天和李治開始的。
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就是這樣。
“啊,稚奴怎么...”李麗質也知道后宮亂政不好。
長孫皇后有能力,但是人家自律,只是勸誡李世民。
“這也沒辦法,稚奴身體不好,就是風疾這個遺傳病,老爺子有,大姨夫你也有,想不起來最輕還是老爺子的,最嚴重的就是稚奴的,他被這個病折磨的不輕。”
“后面處理朝政主要是武才人。”
李世民意識到不妙,李治身體不好,那武則天權力肯定就越來越大了。
“這樣要出事,為什么不讓太子監國?武才人完全可以輔助,而不是她親力親為。”李世民覺得這樣才是最好的選擇。
“太子不太成器,母強則子弱,太子屬實一言難盡啊!”
“不是,太子實在不堪大任,其他皇子呢?”李世民也是服氣的。
“好像活著的都不怎么樣。”蕭然印象中李顯李旦確實很普通。
“要出事,這樣肯定要出事,外戚肯定做大。”李世民都著急。
“大姨夫你忘記,她和武家關系不好嗎?”
“對對對,這倒是不錯。”李世民松了口氣。
“武家的人有點爛泥扶不上墻的感覺,后面她六十多歲,自己廢了兒子當皇帝了。”
李世民臉色一變,“等一下,你等一下,你是不是說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