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盤點。
沈記果蔬生鮮鋪子:
零售收入去掉拉拉雜雜諸如辦市籍、交稅、印刷會員冊子、海報、買農具等各項支出,余一百九十九兩銀子及七百二十文。。
入會費總共七十二兩。
會員儲值五百五十兩銀子。
收入共計八百零九兩銀子及七百六十五錢。
買鋪子、買耕牛以及羊和豬總花費三百一十點五兩銀子。
再減去辦市籍、交稅等等各項支出。
再還公中十四兩銀子。
給鄭老伯發了五百文工錢,還給了二百文獎金。
最近著實太辛苦。
在沈清棠的提議下,沈嶼之給自己發了兩份工錢,一份大棚一份果蔬生鮮超市掌柜的,總共一千文。
給李素問、沈清柯各發放五百文。
沈清棠沒要,她沒怎么出力不用算工錢。
最終閏二月結余五百八十五兩銀子及五百二十文錢。
交到公中一百兩銀子。
因為涉及會員儲值,不能像之前協議的交一半。
李素問抱著沉甸甸的銀袋子,樂得合不攏嘴,“如果咱們能一直這么賺錢多好?”
“想什么美事?”沈嶼之搖頭,“三月了,園戶們也都開始種青菜。地里的野菜也開始長。下月的菜怕是要開始便宜咯!”
“挺好的。”沈清棠覺得是好事,“雖說下月開始賺錢就少了。但是對咱們來說也能松一口氣。咱們家的蔬菜哪怕日日限量售賣,也才堪堪供應。
下個月要再這樣,咱們蔬菜怕是要斷供。到時候倘若會員們鬧著退費,咱們怎么辦?”
買鋪子的錢相當于預支收益。
真鬧退費沈家還不起。
因為買鋪子的錢就是透支來的。
無論古今,所有超前消費都是有風險的。
沈嶼之點頭,“清棠說的對。我寧愿競爭對手多些便宜點買菜,也好過如今每日絞盡腦汁每天盤算菜能不能供應上。
別說我,鄭老伯一把年紀都被逼得開始學算術,你們敢信?”
沈記生鮮超市開張時,種綠葉菜的兩個大棚已經到了收獲時間。
每個大棚按最低供應量算大概有五百多斤,事實上全部加起來能有差不多七八百斤。
兩個蔬菜棚這些天總共出菜一千五百余斤。
按每日供菜一百斤算,才剛剛夠半個月的量。
可想而知,開門營業這一個月多點兒沈嶼之每日活都過得水深火熱。
當然,沈嶼之也不能憑空變菜,既然能掙扎供應一個月的蔬菜還是因為有其他菜。
一部分是沈清棠年前種的香菇、蘑菇、木耳等。
尤其是菌菇類,一茬一茬的長,每天至少能給沈嶼之解決十分之一的煩惱。
其次是,沈清棠做的豬皮凍、臘腸等熟食,每日也能給沈嶼之解決十之一二的煩惱。
這樣相當于蔬菜大棚每日還要供應七十余斤蔬菜。
但是,綠葉菜為主要供應棚,不代表其他棚不能供應。
像黃瓜、茄子等都陸續成熟,慢慢從日收十來斤到日收幾十斤。
就這樣此消彼長,沈記果蔬生鮮鋪子才維持至今。
下個月其他大棚的蔬菜也會陸續能收獲,應當還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