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還賠笑臉說好話試圖跟沈清柯談條件。
一再表示只要季宴時傷好了一定離開,并且他的人沈家隨便用,不收工錢。
他本人還交租金,只求雙方和平相處。
沈清柯呢?則上來文人那骨子執拗勁兒,就是不松口,非讓秦征他們三天之內消失。
秦征被逼急了,脫口說了一句:“這山谷又不是你們沈家的!我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只一句就把沈清柯氣著了。
秦征心虛,說完跑了。
沈清棠臉色很平靜,甚至還帶著笑。
趙煜吞了下口水,微不可見的后退一步,“秦征也是被逼急了!他不是那個意思。他也知道自己說的不對,要不然也不至于躲出去。”
沈清棠笑,沒提打架的事,只問趙煜,“秦征他真的是一個將軍?打仗時也這樣?如果是,我建議你們早點棄暗投明!”
說罷轉身離開。
留下趙煜一腦子問號:沈姑娘什么意思?
想了想,還是快步追上沈清棠解釋:“秦征不是壞人,就是平時看著不靠譜,到正事上他能立得住頂的起。
棠姑娘,我不是幫他說好話,但凡有其他辦法,我們絕對不會來打擾你們。”
沈清棠點頭,“等秦征回來,跟他說一聲,讓他來找我。躲著有什么用?難道你們剩下的人不進谷了嗎?”
秦征一連三天沒回谷。
最起碼沈清棠見到他。
沈清柯也被沈清棠勸回書局。
他留在谷里圖生悶氣。
當對手過于強大時,與其做無意義的掙扎,不如花時間提升自己。
再說,沈嶼之夫婦晚上要回谷,一樓鋪子還需要人照看,需要他幫忙。
至于沈嶼之和李素問,還和以前一樣,快樂地忙碌著。
知足且幸福。
其他人也一樣忙碌。
鄭老伯天天領著季十七等人在地里轉悠。
不同的農作物是不同的種法。
比如水稻。
在北川水稻只能一年一熟,并且產量很低。
種起來還相當麻煩。
要先浸泡稻種。
找一口大缸,把水稻種放進去,倒滿水,蓋起來,等種子發芽。
一般兩三天就夠。
這期間要先找一塊方便進水和排水的地,在地里劃出三尺寬的地壟弄的板板正正,像豆腐塊一樣。
這塊單獨平整的小地塊叫秧床,為的是培育稻苗。
等種子發芽率達到八成后,把缸里的水倒掉,把濕漉漉的種子均勻撒在秧床上,然后用木板刮平。
發芽的種子也不是干撒,要拌上碎麥稈或者谷皮。
撒這些主要為了保暖用。
最后撒上干糞肥再刮平。
刮平后,用草苫子蓋在秧床上。
在現代,蓋的是塑料布,育秧時間也會更早些。
古代沒有足夠的保溫措施,只能暖和一些才育種育苗。
育苗需要的時間會比較長,前前后后差不多得一個月。
主要取決于對秧苗的管理、溫度和濕度。
等到初夏,光腳下水也不冷,就到了插秧的時候。
把秧床上的秧苗貼著地皮鏟下來。
別小看這活,對技術要求很高。
根上帶的土不能太薄,薄了秧苗容易散。
不能太厚,厚了不好掰開,也不方便托在手里。
需要秧苗根上帶一層薄土,既方便拿取,還不散。
整個水稻從育秧到插秧足足一個多月。
如今谷中其他農作物已經種的差不多,只差插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