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緊缺的后果就是,定價她說了算。
就像在景區買東西,明知道一瓶水都比外面貴一倍,為什么大家還買?
渴啊!
沒有其他選擇。
要么忍要么當冤大頭。
“捐款?”黃玉更不懂,“好端端捐什么款?這是客院又不是自家園子。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沈清棠聳肩,“反正我跟他們又不熟。沒有人情價可談。再說,我在捐款箱上寫的很清楚,募捐的錢將用來造橋鋪路,將來在路牌或者橋墩上都會寫明。”
仨瓜倆棗就能換來冠名權,恐怕他們開心的很。
黃玉:“……”
把最后一碟蜜餞放在大門口最近的涼亭里,拿出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殘渣,習慣性感慨:“在做生意一途上,你若說自已是第二名,絕對無人敢稱第一。”
夫君林長風已經是她認識的人里最擅長做生意的,在沈清棠面前卻依舊不夠看。
黃玉覺得就算把沈清棠扔進海里,她指不定都能跟海神做一筆交易。
沈清棠手里的碟子也全都擺放完后,目光重在園子里掃了一遍,確保所有陰涼處、能休息的地方都有吃食才拍拍手上的灰塵,招呼黃玉,“走,咱去大門口迎客。算算時間咱們的客人也該上門了。”
黃玉二話不說抬腳跟著沈清棠,嘴上猶豫道:“讓林遠舟的人看見會不會不太好?”
“怎么會?我在募捐箱上寫了是聯合林家主一起造橋鋪路。”
林遠舟一看就特別要面。
她無所謂多署一個人名。
黃玉:“……”
除了朝沈清棠豎拇指之外,她實在不知道能說什么。
自幼,她也算是被眾人夸贊著長大的。
可跟沈清棠一比,她稚嫩的像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諳世事的未婚千金小姐。
沈清棠和黃玉到大門口時,已經有人在往募捐箱里塞銀兩或者銀票。
芊芊守在門口,輕聲細語的講解進園規則,募捐用途。
黃玉在一旁看著,對沈清棠夸:“你挑的這個小丫頭屬實不錯!小小年紀就這么穩重,說話、做事調理分明。”
沈清棠點頭,“我也很意外。有她和田卿在,就算我回了北川也能安心。”
黃玉十分驚詫,“你不帶她回北川?”
沈清棠搖頭,“北川氣候對你們南方人來說并不友好。等我回去八成都大雪紛飛了。她在這里熟悉。若是愿意或者找到替她的人再說去北川的事。
寧城的生意總歸也得有人管。我手里可用之人實在太少。”
幾乎沒有。
能從經銷商里提拔出來幾個維持著團隊運轉已經很幫她很大忙,否則沈清棠哪敢扔下那么多經銷商跟黃玉來海城看熱鬧?!”
沈清棠話音才落,第一位交了錢的夫人已經進院。
夫人有些不高興,埋怨沈清棠:“就我進來吃飽有什么用?我家里其他人還餓著呢!”
沈清棠還好,好歹有季宴時跟著,黃玉是孀居,男人不適合登門。
來“做客”的都是各家夫人、小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