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頭,勸沈清棠:“你大伯一家做人做事都不仁義。別說你我也討厭他們。再討厭終歸是血親。
你祖母生養你父親,他不能管你祖母。
再說,以前在京城時,你祖母對你并無不好。別遷怒于她。”
沈清棠點點頭。
她沒遷怒祖母,只是越來越不喜歡執拗的老太太而已。
以前在京城時,祖母挺明事理。
就是上次去給她賀壽時,她也還算理智。
誰知如今越來越糊涂?!
在沈嶼之連番的催促下,沈清棠才慢條斯理的換好出門的衣服。
一家五口盛裝打扮。
確切的說是沈家一家四口盛裝打扮,季宴時還是老樣子。
他本就穿的華服,氣勢凌人,無需打扮。
沈家人平日里的裝扮都是以方便為主,今日特意穿上最繁復最貴重的衣物。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
沈清棠照著鏡子,都有點兒自戀的覺得被自已迷到。
看著沈家人,也終于有點兒他們曾經是京城權貴的感覺。
去年,她醒來時,已經到了流放之地,沈家人才脫下囚服,穿著破爛,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狼狽又可憐,一點兒都不能看。完全看不出曾經的貴氣。
之后雙手勞作,布衣荊釵。
一肚子詩詞歌賦無用武之地,比尋常百姓還不如。
如今豐衣足食,不需要親自勞作,膚色漸漸養回來,再著華服,一個個派頭十足,儼然還是京城的沈三爺和三夫人以及柯公子。
去年給祖母賀壽,只能在里子和面子里選里子。
今年,選面子。
也可以面子里子都要,但是沈清棠不想。
一家五口上了馬車,往谷口走。
沈清棠把糖糖和果果留在家。
今日去大伯家怕是又得吵架,不適合小孩子在場。
天寒地凍,去了吃不好喝不好,不如留他們在谷中玩兒。
如今谷中人越來越多。
桃源村空著的院落也漸漸都住滿了人。
連沈清棠和季宴時之前落腳的院子也給了新來的軍屬。
秦征的人見狀,仗著溫泉附近溫暖如春,又和泥做了不少土胚磚。
木工們下了很多的板料。
想著趁年前有空再多蓋些房子。
還有源源不斷的軍屬往這里趕。
世道越來越不好,大部分地方都有苛捐雜稅,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困難。
近水樓臺先得月。
谷中的將士們,紛紛想方設法把家人遷進谷中。
于是,沈清柯的桃源村黃冊一直修不完。
幸好,西城門往外遷移把山谷包了進去,谷中人出入比之前方便了許多。
只是谷中人出入方便,外人還是進不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