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在山谷里待了幾日。
幫著麻辣燙館把水循環系統裝好,也嘗試出了最合適的水泥配方。
在桃源谷找了幾個厲害的人,做了一個大大的石碾子,專門用來碾碎水泥用的各種材料。
這是最費時費力的部分。
碾碎的粉末摻上鐵屑,裝進麻袋里。
攢了幾車之后,沈清棠親自押車帶隊往盤城走。
一同帶上的還有馬鈴薯、番薯以及番薯葉子和之前從盤城接過來的幾個農人。
距離攻城已經半年過去,盤城已經看不出戰斗的痕跡。
盤城里大部分是西蒙人,也有一小部分大乾人。
來盤城的大乾人大多數是商人。
大都是為了糊口過來,鋌而走險的商販。
只是有秦家軍坐鎮,西蒙人對大乾人包容度很高。
大乾商人便越來越多。
他們把西蒙的羊皮、羊肉等帶回大乾,把大乾的一些非官方管控的物資倒賣進來。
對盤城人來說,雖說城池被占領了,但是生活反而比之前便利。
而且秦家軍治下很嚴,沒有士兵來欺壓西蒙百姓。
百姓們漸漸接受了秦家軍的統領。
是以,沈清棠帶著車隊進城時并未引起太多的注目。
反倒是守城兵聽見沈清棠自報家門嚇得不輕,轉身就跑。
沈清棠不認識守城兵,但是守城兵認識沈清棠。
他也在大山谷待過幾天,很清楚沈清棠在咱家將軍面前的份量。
沈清棠的車隊路過縣衙門口時停了下來。
她讓春杏去遞帖子求見縣令。
盤城的縣令是裴鼎。
裴鼎迎出來時,沈清棠十分意外。
在她的印象里,裴鼎是個十足的愣頭青,固執的有時候想讓人滅了他的口。
這樣一個愣頭青竟然會親自出門迎她?
難道當了縣令懂得人情世故了?
然而裴鼎一開口,沈清棠就知道自已想多了。
沈清棠福身的姿勢都擺到一半了,想著給他行禮,誰知裴鼎看都沒看她一眼,沖到后頭滿載的馬車前,一臉興奮的問:“是番薯和馬鈴薯到了嗎?”
沈清棠:“……”
這一刻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詞有了深刻的認識。
但是得承認,這樣的人往往會是一個好官。
一個好的父母官。
裴鼎的性格注定了他只能是一個父母官,而不會像陸思明一樣有能成為布衣宰相的潛力。
陸思明會做事也懂人情世故。
這樣的人在向上爬的時候,會在盡量保證不被牽連的情況下,做些無關痛癢的“壞事”來顯得自已同流合污。
他懂奉承懂迎合,也有底線。
能和直臣做朋友也能和佞臣稱兄道弟。
而裴鼎,在京城的話,大概活不過三個月。
其中前兩個月又二十九天是因為他官職太小沒入大部分朝臣的眼。
車上的農夫嚇得從車上滑下來,局促到圍到沈清棠跟前。
裴鼎見自已的話無人回應,才扭頭張望,于是他終于看見了沈清棠。
很驚訝的問:“沈東家?你怎么來了?”
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