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減免了不少,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鄉紳財主都被抓了起來。他們日子好過了不少。
沈清棠繼續道:“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上頭必有一個愛民如子的統帥。既然如此,上頭的人又怎會容許我來欺瞞你們?
你們要知道,國界對君主而言很重要,但是對百姓來說不重要。
誰讓我們吃飽飯,過上好日子誰就是好君主。”
里正們總覺得哪里不對,又覺得沈清棠說的有道理。
裴鼎自然能聽懂沈清棠是在偷換概念,張開嘴,又閉上,別過臉不想看沈清棠。
根據他之前跟沈清棠交手的經驗,沈清棠這個人經商是一把好手,放在商人中她是個好的,放在普通人中她就是那個最壞的。
里正們交頭接耳。
很快,推出一名里正作為代表問出新的疑惑:“為什么讓我們的孩子去上學?我們是西蒙人,學的是西蒙文,去你們大乾上學做什么?”
“我知道你們是西蒙人。就像此刻,我們面對面交談還需要人從中翻譯。若是你們以后一直這樣生活,難道說話做事一直要靠別人傳話?
小孩子學習能力最強,他們能很快學會大乾的語言,同樣也不會忘記你們西蒙的語言。這樣,待他們長大就是精通兩國語言的孩子。
縱使有一天,西蒙軍隊把盤城奪回去,會兩國語言對你們是壞事嗎?”
里正們紛紛搖頭。
當然不是壞事。
藝多不壓身,無論什么年代都適用。
“若是你們不放心,新的學校就蓋在三角山原址。這樣你們想孩子了隨時可以去看。我的學院里不但教孩子們大乾文化,還能參加大乾的科舉。
若是有不擅長念書的,我還可以教他們算術經商。
等他們將來順利通過結業考試就能直接進沈記工作。
一會兒我會讓人跟你們說一下沈記工人的福利待遇。
要是孩子也不擅長算數經商,我還可以讓人教他們騎射、武術。
要是文武都不行,也可以學琴棋書畫、吹拉彈唱。
這些要是也學不會,那抱歉!只能回家種地了。”
裴鼎再次忍不住看向沈清棠,滿臉滿眼的錯愕。
他比這些農民知道沈清棠這番話以及她將要做的事的厲害之處。
在盤城百姓眼里,沈清棠要做的事,不管種地還是讓孩子免費上學,對他們而言都是好事。
旱澇保收。
番薯、馬鈴薯種成了雙贏,種不成沈清棠兜底。
孩子本身年幼不算勞動力,外出讀書不影響家里的勞動力,相反還少了一張嘴吃飯。
如沈清棠所說,不論將來誰掌控盤城,孩子總歸貨真價實學到了本事。
而且,沈清棠許諾,孩子結業包有出路。
仕途、從戎、賣藝、經商、種地。
士農工商全占。
沈清棠是個商人,又怎么會做賠本的買賣?
她無償教育盤城的孩子,從小就給他們灌輸大乾的文化,淡化孩子的國家歸屬感,等他們長大不會再有自己是西蒙子民的覺悟。
最起碼不會因此反了大乾。
而對如今的沈清棠而言,蓋一棟學院,請幾個夫子、教習輕而易舉。
他們的月俸對沈清棠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將來若是有些學子走仕途,將會是寧王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