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清楚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
只要交到她手里的賬目能對得上,利潤符合常理,其余的她都睜只眼閉只眼。
幾乎不管經銷商怎么發展。
跟蝸牛一樣發展緩慢也罷,像蜘蛛一樣織網一樣鋪開也好。她都不干涉。
天天是最早一批跟著她的小乞丐,是她親手挑出來的,人品和能力都不錯。
集合起來的下線比沈清棠預料的還多些。
經銷商的職業也是五花八門。
有專職賣沈記甜品的小攤販,有代理沈記糖水的糖水鋪子東家。
有牧民、有商人、有官太太還有窮書生等。
要是再給天天點兒時間,怕是能集齊三百六十行。
天天鄭重跟大家介紹了沈清棠,言語間對沈清棠很敬重。
若把赤城的沈記比作是西蒙分公司的話,天天就是分公司的總經理,是這邊的一把手。
一把手對集團來的女東家畢恭畢敬,下頭的人也會對沈清棠很尊重。
沈清棠含笑朝天天頷首,承了他的好意。
“今天把大家找來,是有事相求。”
“說求太客氣了!東家有事請吩咐。”赤城總經銷商忙表態。
“倒也談不上吩咐。”沈清棠淺笑著開口:“若是做好了,于你于我于所有人都算是好事一樁。是這樣的,我打算在三角山建一所學院。規模比較大,需要一些強壯的勞力幫工。
工錢按照大乾貨幣計算,六十文一天。每天工作四個時辰,中午管飯。最起碼會保證一葷一素兩個菜……”
沈清棠著重強調了建筑工人的福利待遇。
經銷商中的普通老百姓顯然很有興趣,紛紛跟沈清棠打問一些細節問題。
比如什么時候開工?什么時候結算工錢?工期有多長。
沈清棠一一回答之后,還補了一句:“去參與建學院的工人,家里有適齡孩子想上學的,免學費,包分配。包分配的意思是孩子若順利從學院結業,會根據其特長分配相應的工作。”
這話一說,別說老百姓,連富商們都些心動。
不過讓他們去學院干活,肯定是不行的。
一個個在亂世吃的腰肥肚圓,哪還干得了苦力活?
但商人普遍會來事,立刻有人笑嘻嘻的問沈清棠:“東家,有沒有我們能出力的地方?”
沈清棠目光精準瞄向開口的商人,是個會說話的。
他不問怎么加入,不問沈清棠能給他什么,而是問能為沈清棠做什么。
圖的不過就是付出了得要回報。
沈清棠收回目光笑著點頭:“當然有。我此番過來,除了要召集工人蓋學院之外,還需要跟咱們牧民和農民合作。
是這樣的,我從海外帶了一些番邦農作物回來,一種叫馬鈴薯一種叫番薯,還有一種叫玉米。
這三種農作物跟咱們平時種的麥子比起來,產量能翻兩三倍。
可以讓原來吃不飽肚子的人,吃飽肚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