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毀,沈清丹的生命也會進入倒計時。
不管結果如何,大乾不會允許這樣一個和親公主活著。
可沈清丹不一樣,她于沈清棠而言是仇人。
沈清棠對于利用沈清丹,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不過,靈光一閃就要付諸實踐的想法不是沈清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她需要人幫忙。
這個人只能是季宴時。
季宴時收到沈清棠的信定然會生她的氣。
只是木已成舟,季宴時就算要跟她算賬也得是攻打完北蠻之后。
不出意料的,第二日沈清棠就收到了季宴時的回信。
看筆跡就知道季宴時回信很匆忙。
字里行間也隱隱透出焦急的怒意。
盡管如此,也如沈清棠所料,季宴時沒做無意義的反對,而是把她的想法整理成了能落實且大概率能成功的計劃書。
首先,在沈清棠出云州之前,季三十六按照沈清丹的經歷編寫的話本、故事就會傳遍沭城,不止是沭城,會盡可能的快速全大乾擴散。
季九、黃玉、喬盛、溪姐兒他們也會利用各自的行業,把季三十六編寫的話本印出來發至大街小巷。
總而言之,一定得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和親公主在北蠻受非人待遇、屈辱的事傳遍全大乾。
擴散到等皇上和朝臣收到消息也無法阻止的地步才行。
其次,沈清棠不需要像之前一樣低調隱匿行蹤,反而要大張旗鼓的前進,換城過卡時要報和親公主的名號。
在大乾,和親公主不是罪人也不是逃犯無需隱藏行蹤。
所到之處,必須讓所有人知道和親公主是從被從北蠻人手里救回來的。
不管事實如何,老百姓們知道的都是北蠻使臣見談判達不成想要的目的便試圖以和親公主的性命相威脅。
寧王殿下以及大乾使臣在秦家軍的配合下,才艱難的把和親公主營救回來。
每過一座城必須向當地縣令、守城將領求救。
不管他們出不出兵,都得求救。
最好是當著百姓面求救。
季宴時說他會想辦法讓這些守城將領出兵。
沈清棠目光在這么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上落了很久。
她知道,這句話背后會有很多人為此付出血的代價。
最后一條是讓沈清棠注意安全。
再三叮囑沈清棠不要進京,把沈清丹送到京城后立刻返回。
季宴時不是個啰嗦的人,短短三頁信紙上囑咐她注意安全的話不下五句。
沈清棠鼻尖有些酸,視線也漸漸模糊。
她抬手抹了一把臉,又笑了。
若說上輩子她積累的人生經驗是為了磨煉她的心志讓她積累足夠多能在古代生存的本領。
那么這輩子才是她真正的人生。
這個時空,雖然貧窮落后,還不太平。卻有疼愛她的父母、一雙可愛到犯規的兒女以及一個愛她如命的男人。
既如此,她有什么理由不爭?!
沈清棠當即回了信,找季宴時要兩個人。
一個善于模仿別人的筆跡,能以假亂真那種。
一個善于刻章的人。
古代和現代不同,能用的防偽手段實在有限。
一個是認筆跡。
不管從商、從政還是從軍,對頂頭上司的筆跡一定是熟悉的。
為的就是防止小人鉆空子。
另外一個是章。
不管玉璽、虎符、官印、私印說白了都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