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這片山谷還屬于大乾。
在此駐守的是正是曾外祖父帶領的季家軍,外祖父也跟著曾外祖父在此。
誰知大曾外祖父才到當時的邊關,曾外祖父就被皇帝借口“你兄長回鄉路上被殺,你回來給他收尸。”為由叫去了京城。
大曾外祖父無奈只能先找了一處山谷隱居等著曾外祖父回來。
誰知道這一等就是六年多。
季宴時的大曾外祖父和曾外祖父只是兄弟,皇上卻讓曾外祖父給他守孝三年。
文臣和武將不一樣。
文臣說殺就能殺。
武將手中握有兵權,往往一軍將領在軍中都頗有威信,不少將士明明是大乾的將士,最后卻只聽命于有威信的將領。
若是一個處理不好,只怕已經被稱為“季家軍”的邊關軍會造反。
讓曾外祖父為其兄長守孝無非就是想趁機奪他兵權。
主要是處理季家軍需要時間。
可惜的是彼時大乾缺乏良將,北蠻蠢蠢欲動,最終還是揮兵南下,連攻大乾十三座城,一直到三角山下止。
大曾外祖父明知山谷已經成了北蠻的地盤,卻依舊不愿意離開山谷。
他在谷中生活幾年已然習慣,又不想回大乾,畢竟他對大乾而言已經是個死人。
曾外祖父還在京中,若是他還沒死,曾外祖父就會被牽連。
他干脆利用自已學過的奇門八卦陣設了點兒障眼法藏身谷中。
大乾皇帝見曾外祖父不出馬,大乾竟無人能攔北蠻的勢頭,只好讓他重新掛帥。
為了鉗制曾外祖父,季家所有人都被扣在京中為質。
其中最多的是大曾外祖父的子侄以及其家人。
曾外祖父家中女眷居多,男兒多在邊關,只少部分跟回京的還是自由身。
別無選擇的曾外祖父一口氣又把北蠻打了回去,還順帶搶了北蠻三座城。
本來曾外祖父能一口氣打到北蠻京都,可是皇帝一直忌憚曾外祖父,怕他擁兵自立,硬是連下數道圣旨召他回京,且以其余季家人的性命威脅他。
兄弟倆至此已經很清楚皇家要對季家下手,偏生季家人多數都還在京城。
于是兄弟倆商量著留一條后路。
由曾外祖父從軍中抽調一支精兵強將,且是完全信得過的將士藏于谷中,以備萬一皇上對季家出手。
為了藏這么多人,文臣兄長也是嘔心瀝血的設計能隱匿的屋舍、能躲避行蹤的陣法、以及如何在這里謀生。
這支隊伍一直藏在谷中訓練,為的就是關鍵時刻能防身。
曾外祖父班師回朝后,就借口打仗落了嚴重的內傷,已經無力再領兵要辭官。
本來計劃順利的話,他把季家人慢慢送到谷中后再提出告老還鄉即可。
誰知皇家防著季家,哪怕曾外祖父交出兵權還派人日夜監視他們。
對當時的曾外祖父來說,最鬧心的莫過于還有一個追求自家孫女的皇子,也就是當今皇上。
對當時的季家人來說,沒有比追自家女兒的皇子更討厭的人。
他天天往季家跑,或者為了季姿月跟季家晚輩套近乎。
季家有多少人,每日干什么他都一清二楚,曾外祖父這一家人屬實無法離開。
只能讓大曾外祖父家的人以各種方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