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百里封是否如李婆婆他們所說的曾經跟季姿月兩情相悅亦或是如季靈月罵的這樣一廂情愿。
沈清棠都覺得,若她是季姿月應當會選賀蘭錚。
季靈月拍桌子罵也好,還是吵著要去宰了皇上也罷。
都只能代表她自已而非整個季家。
如今的季家,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故去的季家女造反。
更不會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外甥”放棄安穩的生活,拋頭顱灑熱血。
別說季宴時,就連沈清棠都能猜到季家人的態度。
認親可以,走動可以。
讓季家軍出山不行。
但,這么多年過去,季家軍內部早已經不像當初入谷時那么團結。
他們來時是季家軍,所有的將士唯季家人是從。
可時過境遷,那些年輕的將士大都已經人到中年。
他們的妻兒都在這里,心里有了牽掛也過習慣了安穩日子。
很大一部分人已經不愿意再打仗。
還有一部分人雄心不死,天生就喜歡馳騁沙場,他們覺得已經蹉跎了二十年,眼下正好有一個不需要他們舉反棋就能名正言順回到戰場的機會,理應抓住機會。
最多的是年輕人。
像季問津這樣的年輕人從出生就在谷中,他們不知道外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卻一遍遍的聽老一輩講述外面的世界。
不管長輩口中外面的世界是繁華還是戰亂,總歸是他們沒見過的模樣。
一個個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有著妄想改變天下的野心。
知道有外出的機會,管它是康莊大道還是獨木橋,總是蠢蠢欲動想去看看。
季宴時和沈清棠離開的這幾日,谷里開完大會開小會。
若是按少數服從多數,那么最后的決定是出谷。
若是按照晚輩聽從長輩,下屬服從上司的角度,決定是不出谷。
因為季云鶴也是求安穩一族。
可他老了,不代表不理解年輕人的想法。
他們淪落于谷中,說是隱居,其實是見不得光的逃犯。
半地下室修的再好,又怎么能如正常的屋舍?
太陽東升西落,為的不是讓他們晝伏夜出。
若是可以,他也愿意給季家人正名,洗脫身上的污名。
最終,季家人決定自愿去留。
想留在谷中的繼續留在谷中。
想跟著季宴時離開的可以跟著季宴時離開。
前提是得跟季宴時談好條件。
如季靈月所說,就算季宴時和沈清棠不主動登門,他們也會想方設法聯系季宴時。
季宴時不是個話多的人,并不太接季家人的話茬。
沈清棠雖然一直打圓場,不過一旦涉及雙方利益,她便緘口不言。
季云鶴看的出來季宴時很聰慧,已方這些小算盤在季宴時眼中大概跟小孩過家家一樣沒意思。
于是擺擺手示意季靈月安靜,看著季宴時道:“話說到這里,我也就不跟你繞圈子了。我們已經數年沒出谷,對外面的情形不了解。
不管如何,總歸不能憑你一句話,就讓我們這么多人跟你出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