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朕志向為何?”】
【朱由檢笑了,點頭道:“是個好問題。”】
【他轉身,緩緩踏上御階,隨之開口道:“諸君可還曾記得,五胡亂我華夏?”】
【“又曾記否,元廷辱我漢民?”】
【“如今,東南倭寇橫行,遼東建奴猖獗,正如洪先生所說,我大明,不,是我華夏又到了百年未有之變局。】
【“國家已到生死存亡之際,除朕為其死,已無其他辦法。”】
【“民族的生存和榮譽,只能靠我們自己的鮮血才可保持。”】
【“若被外族所有,我等皆成奴隸,我華夏五千年之璀璨的文明,亦將因此蒙塵。”】
【“此為千秋大計。”】
【“朕相信,只要我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五千年歷史之民族,絕不會亡于區區倭寇建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無半點改變。”】
【“在朕的心里,大明不重要,祖宗基業亦不重要,只希望我華夏五千年歷史之民族生生不息,不被外族欺辱,哪怕將大明所有一切推倒重來,吾亦在所不惜。”】
【“此,我所愿也。”】
【話落,朱由檢早已一步一步登上御階,站在象征著大明帝國最高權力的皇位前。】
【“如今,民族命運皆在你我手中,前路兇險重重,山河終將血染,諸位可愿隨朕一同前行?”】
【他的聲音始終平靜,不高不低,可卻如同巨龍咆哮,雷霆萬鈞,讓人有種甘愿與之赴死的可怕力量!】
【乾清宮內,死寂一片。】
【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等人神情愕然,如雕像般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朱由檢的一番話,如世間最兇猛的驚濤駭浪,在他們腦海中瘋狂回響。】
【誰都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少年天子,志向竟然會遠大如此。】
【他的胸襟和志愿,與他們隔著山川大海,即便仰望也難以企及。】
此刻。
大明各個歷史時空的人們,與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等人一樣,全都被朱由檢這番驚天偉地的志向震驚的無以復加。
甚至不少高傲自負的讀書人、士大夫,還有各個時期的天驕人物,都羞紅了臉,低下了頭。
他們本以為朱由檢的志向會是當一個好皇帝,會是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國家昌盛富強。
但誰都沒有想到,朱由檢的眼睛早已看向了更遠的地方。
他不再局限于是否能當一個好皇帝,或者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昌盛富強。
他的目光跨越了古今時間長河,一肩挑起華夏民族的榮辱興衰,并且做好了慷慨赴死的準備。
與天幕里的那位少年天子比起來,他們的志向和胸襟還差的太遠太遠。
在聽到朱由檢的這番話后,大明各個時期的皇帝們也都紛紛動容。
“大明不重要,祖宗基業也不重要,這孩子……”
朱元璋嘴里念叨著朱由檢剛剛說的話,表情卻出人意料的很平靜。
以他的性格,在朱由檢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早就該暴跳如雷了。
但他沒有。
一直以來,朱元璋都將大明當做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個帝國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讓王朝代代延續。
歸根結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捍衛朱家的江山社稷。
但天幕里的朱由檢想要做的并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