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惜的是,除了永樂大帝朱棣之外,其他明朝的皇帝們組建軍機處的行動都并不怎么順利。
朱棣當皇帝的時候,對皇權還是有著絕對的把控,朝廷大臣們雖然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但還是無法與他抗衡。
他想要組建軍機處,問題不是很大。
可后面的皇帝們快就慘了。
在他們執政的時候,內閣已經相當強大,大臣們的能量也可以與皇權分庭抗禮。
軍機處的建立,顯然就是要奪走他們的權利,他們當然不可能允許皇帝這樣做。
崇禎位面。
“軍機處?”
崇禎皇帝在御案上寫下三個大字,搖頭道:“好是好,但還不是時候。”
在看了那么久天幕之后,他也算是從朱由檢的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
一個皇帝想要進行改革,會有極大的兇險。
朱由檢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他執政短短一年的時間,歷經了多少次的逼宮、刺殺、孤立。
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相當不容易。
崇禎皇帝還沒有朱由檢的實力,他想要輕易廢除內閣,改組軍機處,完全不現實。
就怕他今天這個想法剛一說出來,明天就不知道自己身邊誰就會一命嗚呼。
“唉,步履維艱啊!”
崇禎皇帝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他想要改變現狀,想要拯救大明,卻發現每走一步都那么艱難。
他想了很久,發現自己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躺平!
除了什么都不做之外,他什么都做不了。
“不如看看天幕里面他是如何用人的吧。”
崇禎皇帝決定一動不如一靜。
既然什么都做不了,那干脆就什么都別做,只需要跟著天幕里的朱由檢一樣,重用或者信任他重用的人,說不定可以延緩大明的滅亡。
……
【軍機處組建完成后,朱由檢算是搭建好朝廷中樞的架構了。】
【有了這一套核心領導班子,再加上京城大清洗之后的幾十名能臣干吏的輔佐,朝廷至少可以健康穩定的運轉。】
【這樣一來,朱由檢就可以騰出手來,親自下江南,專心致志的對付那里的士紳地主集團。】
【不過,在臨走之前,他還有兩件事情要做。】
【御書房。】
【“微臣徐光啟拜見陛下。”】
【散朝之后,朱由檢單獨召見了自己的老師,軍機次輔大臣徐光啟。】
【“老師,自從朕登基之后,咱們師生好像一直就沒有單獨見面的機會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朱由檢竟露出了少年般的笑容,宛若當年他在王府與徐光啟談笑風生。】
【那個時候,他不是皇帝,徐光啟也不是軍機大臣,兩個人在不大的王府里,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