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正好可以借著這個空檔,看看自己其他的子孫后代。
【幾日后,朱由檢將京城安置妥當,便決定走運河水路下江南。】
【京城里除了留守的軍機大臣之外,還有曹文詔、盧象升、陳奇諭的三萬難民子弟兵,足以應對任何突發事件。】
【朱由檢則帶走左良玉、孫傳庭、洪承疇三萬大軍,以及楊嗣昌、魏忠賢、曹變蛟、曹化淳、李國禎等一眾得力干將。】
【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將之前在京城里羈押的大臣們,也一并帶上。】
【一切準備妥當,朱由檢正式啟程出發。】
【為了安全起見,洪承疇建議以水陸并進的方式前行,朱由檢覺得在理,便答應了下來。】
【少年天子下江南的消息,很快便通過各種途徑,傳遍了大江南北。】
【朝野上下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朱由檢的行程。】
【沿路兩岸不少得到消息的老百姓,都紛紛跑過來看熱鬧。】
【皇帝出游,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能看到這番陣仗,便已經是三生有幸,當然是不可錯過的機會。】
【當然,沿途的各級官吏,朱由檢自然少不得接見。】
【他在京城里鬧得天翻地覆,地方上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各地方官吏雖然對京城的風云變化心中惴惴不安,但明面上的事情還是要過得去。】
【行至一路,大體算是風平浪靜。】
【朱由檢一路走來,看到的皆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景象。】
【他知道這番景象不過是地方官吏在粉飾太平而已,可他暫時還騰不出手來肅清地方吏治。】
【大明危亡就在眼前,他必須要和時間賽跑,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可在途經山東東昌府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
【有人竟然阻攔御駕!】
【龍舟內的書房里,洪承疇、楊嗣昌、孫傳庭等大臣們分侍左右。】
【曹化淳將阻攔御駕之人帶進龍舟書房。】
【那是一個瘦高模樣的書生,被曹化淳帶到朱由檢面前后,行禮叩首道:“微臣東昌府知縣史可法參見陛下。”】
【“史可法?”】
【聽到這個名字后,朱由檢的神情出現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變化。】
【不過很快,他便恢復如初,望著眼前的書生道:“史可法,你阻攔御駕,所為何事?”】
【史可法語出驚人,“為挽陛下昏君之名!”】
【“大膽!”】
【“放肆!”】
【洪承疇、楊嗣昌等人怒目而視。】
【孫傳庭、曹變蛟更是準備拔刀,只等朱由檢一聲令下,他們便將此狂徒剁成肉泥。】
【朱由檢卻并不在意此等悖逆之語,依舊面色如常的問道:“說吧,你至少有三句話要說。”】
【史可法一愣,顯然沒想到朱由檢是這反應。】
【但他既然敢攔截圣駕,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便壯著膽子大聲道:“微臣要替東昌府三十二萬百姓討個公道。”】
【“還有兩句話。”朱由檢淡淡開口。】
【史可法這才意識到自己在朱由檢面前只有說三句話的機會。】
【為了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他豁出去了,高聲道:“陛下,東昌王府上至郡王,下至奉國中尉,同一十三房朱姓親族,草菅人命,強搶民女,濫用私刑,為禍地方,臣請陛下暫歇圣步,還東昌府百姓一個公道,臣雖死無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