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大臣們紛紛愣神,不知道朱由檢所說何意。】
【“敢問陛下,何謂公平?”其中一個大臣壯著膽子開口問道。】
【朱由檢點頭贊許道:“問的好。”】
【“朕要辦的第一件公平,就是從今日開始,南直隸施行新的土地稅法,不再按人頭收稅,一律按田畝多少收稅。”】
【“也就是說,無論民間一家一戶有多少人丁,官府都不再以此為根據收稅,按照他們有多少田產來收稅。”】
【“如果他們名下沒有田產,那么便不必收稅。”】
【“反之,只要有田產,無論他是何身份,是民是商,是官是吏,都必須要交相應的稅。”】
【“一畝田地交一畝田的稅,十畝田交十畝田的稅,萬畝田交萬畝田的稅。”】
【朱由檢的話,瞬間在奉天殿引起軒然大波。】
【大臣們反應極為激烈。】
【“陛下之言,恕微臣不敢茍同!”】
【“朝廷明文規定,功名在身的讀書人不納稅、不服役,陛下這是置祖宗成法于不顧嗎?”】
【“豈有此理!簡直是荒唐,此等倒行逆施之舉,如何服眾?”】
【“恕臣不能奉命!”】
【“臣也不能奉命!”】
【“臣也一樣!】
【大臣們紛紛站出來,與朱由檢當庭對抗,也不顧什么人臣之禮了。】
【朱由檢驚訝的問道:諸位愛卿不都是忠臣嗎?朕只是想攤丁入畝而已,為何會如此反應?”】
【“難不成諸位家中田產萬千,除了朝廷命官之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當地的土皇帝?”】
【大臣們像是被戳中了心事一樣,頓時滿臉通紅。】
【他們平日里個個都標榜自己清廉正直,兩袖清風,家里面窮的揭不開鍋,如今要是承認自己家中田產萬千,那不就變相承認自己是貪官污吏嗎?】
【士大夫最看重的便是名聲和清譽,可偏偏做的事情都是與看中的東西相反。】
【其實江南的士紳地主,都是現在或者曾經的朝廷命官,還有金榜題名的舉人、進士。】
【這里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讀書人金榜題名之后,就相當于階級躍遷,進入另外一個層次?】
【在普通人眼中,讀書人中舉之后,除了多了一個功名之外,好像也沒什么太多的不同。】
【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一旦中舉之后,第一個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就是免除賦稅,免除徭役。】
【可能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不太清楚這樣的待遇到底是什么概念。】
【事實上,僅僅是免除賦稅這一點,就足以讓高中舉人、進士的讀書人逆天改命。】
【他們可以免除賦稅,也就是說,只要在他們名下的田產,同樣也可以免除賦稅。】
【一畝田地的賦稅或許沒什么,但千畝萬畝呢?如果同樣免除賦稅的話,那將是種什么概念?】
【正是由于這些老爺們擁有免除賦稅的權利,他們便從中看到了機遇,將老百姓的田產收入囊中,給他們高于向朝廷繳納賦稅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