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要制定十五個不征之國,主要還是為了維護大明內部的統治穩定。
“這小子根本就不明白咱的苦心。”
朱元璋不憤的說道:“我泱泱華夏地大物博,要什么有什么,何必去征討那些彈丸小地?”
“不僅勞民傷財,而且還沒什么好處,這么淺顯的道理都看不明白,虧咱還對他寄予厚望。”
朱標笑道:“爹,話也不能這么說,畢竟他也是被逼到這個份上了。”
“那些反賊一日不除,大明就一日不安,與江山社稷的穩定比起來,得罪一個彈丸小國,也沒有什么好顧忌的。”
朱元璋自信的說道:“用得著得罪嗎?”
“安南國,不過是在我大明庇護下一個小國而已,隨便一封書信,他們的國主便會誠惶誠恐,哪有不辦的道理?”
朱元璋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為大明朝建立之初,他便與周邊的國家建立了邦交關系。
像安南、暹羅這樣的南洋小國,國主都會親自來到大明京城,在面見朱元璋的時候,全部都心驚膽戰,真怕這位大明雄主一個不順心,就揮師南下,將他們的國家全都給滅了。
正是見到過這些小國的態度,朱元璋才沒有將他們放在眼里。
……
【朱由檢不僅堅持用強硬的態度與安南國對話,而且還挑選了一位相當跋扈的使者。】
【在得知消息之后,洪承疇、徐光啟、盧象升、楊嗣昌等人紛紛來到御書房,試圖勸告朱由檢,不要將矛盾激化。】
【大明如今已經逐漸走上正軌,沒必要和南洋的那些小國發生沖突。】
【而且他們也很不能理解,朱由檢一向少年老成,就算遇到天大的情況,也不會有任何心浮氣躁的情緒。】
【可這一回,朱由檢的態度不僅強硬,而且很急躁,甚至還派出了一位性格跋扈的使者,這擺明了就是要去干架的。】
【“陛下請三思啊。“】
【“我大明乃天朝上國,有何必要與南洋小國爭執不休?”】
【“只要略微給他們一些壓力,安南國主自然就會按我們的意思去做。”】
【徐光啟、楊嗣昌的人都在苦口婆心的勸說。】
【比起與這些小國發生沖突,他們更希望大明以大國氣度的形象,彰顯世界。】
【“朕意已決,諸位不必再勸,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了。”】
【朱由檢相當強硬,絲毫沒給徐光啟等人面子,仿佛跟安南有深仇大恨似的。】
【三日后,大明使者便出發前往安南。】
【又過三月有余,安南國傳來消息,安南國主拒絕服從大明朝的命令,并且將大明使者當殿斬殺。】
【消息傳到大明,朝野上下一片震動。】
【一個彈丸小國不僅拒不執行大明的命令,居然還殺了大明的使臣,這簡直就是在踐踏國家的尊嚴。】
【一時間,群情激憤,上上下下都在嚷嚷著要讓安南國付出代價。】
【而此時的朱由檢,卻悄無聲息地來到一處宅邸,這里正是那名跋扈使者的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