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也全都是一頭霧水。
“防止車馬顛簸的物質?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感覺像是啊,為了區區橡膠,就要去隨意征討他國,實在不符合我泱泱華夏的大國氣度。”
“感覺小陛下這次格局小了啊。”
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沒有了解過橡膠,在聽了朱由檢的解釋后,都覺得此物的用途并不是很大。
如果單單只是用于防止車馬顛簸的話,感覺更像是為了一種安逸的生活做準備。
安于享樂,可是明君大忌。
人們不由得擔心,朱由檢這是為了能讓自己出行更加方便舒服,所以才不惜動用大明軍力,滿足他個人的私欲。
“這孩子不會是看大明穩定下來,要放松警惕了吧?”
朱元璋滿臉的擔憂。
朱由檢可是他最看好的子孫,短短幾年間,便將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條,將所有不安的因素,全部都解決的干干凈凈。
難道是因為外部沒有了壓力,他要開始松懈下來。
這豈不是和當初的唐明皇李隆基一樣嗎?
“這……”
朱標也一臉嚴肅,心里七上八下的說道:“這孩子的功績那么大,好好享受享受,也是應該的。”
“哼!”
朱元璋不滿的哼了一聲。
他向來對子孫的要求嚴格,當然希望朱由檢能向更高的境界進發,而不是止步不前,從此成為一個貪圖享樂的昏君。
……
【軍機大臣們雖然對朱由檢的解釋還是很迷惑,但至少也得到了一個答案。】
【他們都很有分寸,不會一而再三的逼問當今陛下。】
【既然朱由檢有想法,那么他們就會無條件的服從。】
【一個月后,大明向安南國宣戰的消息,便已經傳遍大江南北。】
【廣西道,李定國正在緊急整軍備戰,此次他奉命出征,目標直指安南國。】
【安南國國都,國主正在大擺宴席,為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高迎祥等叛軍首領接風洗塵。】
【“諸位英雄,朕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都是不同凡響的英雄豪杰,朕敬諸位一杯。”】
【剛剛登基稱帝不久的安南國國主還非常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年紀,滿是雄心壯志,希望能將安南國發展壯大。】
【“陛下客氣了。”張獻忠舉起酒杯,笑呵呵的說道:“都說英雄出少年,這句話放在陛下身上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大明使臣說殺就殺,此等英雄氣魄,當真是令在下等人佩服。“】
【安南國國主被張獻忠的這一通馬屁拍的心里很舒服,但臉上卻還很謙虛的說道:“張將軍過譽了。”】
【“那大明使臣囂張跋扈,朕早就已經欲殺之而后快。”】
【“況且,朕早就聽說當今大明國君橫征暴斂,毫無人性,連自己的親叔叔都說殺就殺,沒有一點仁君風范,這樣的國君,早晚都會被天下人推翻。”】
【李自成眼睛一轉,趕忙說道:“陛下所言在理,自古安南與華夏同出一脈,這華夏國君之位,他朱由檢坐得,陛下何嘗坐不得?”】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