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是戶部尚書,同樣也是朝廷的大管家,掌管著大明的錢袋子,所有的國計民生,全都裝在他的肚子里。】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行車將會給老百姓帶來什么樣的沖擊,那些平日里只能靠走路的商賈或者農夫,現在有了一種新的選擇。】
【這就意味著大明各個城鎮之間的交通和聯系會更加緊密,商品和貨物的流通性就會大大增加,錢財的多少也就會更快。】
【老百姓們有錢賺,朝廷的國庫收入也就會水漲船高。】
【更何況,大明如今已經廢除農稅,以商業稅為主,自行車的問世,將會讓商業更加的繁榮。】
【“如果將此物運用在大軍之中,以后哪里出現戰事,就會大大節省調集人馬的時間。”】
【洪承疇開啟頭腦風暴,幻想著大軍人手一輛自行車,到時候無論千里萬里,行軍速度都會快的超乎想象。】
【當然,戰馬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不過,大明王朝是一個農耕民族,人口稠密,到處都是城鎮,不利于戰馬的奔跑,如果在大明內部調集兵力,戰馬的用處其實并不是很大,因為到處都是種的麥田和稻穗,路就那么窄,不可能任由戰馬肆意馳騁。】
【可自行車就不一樣了,士兵們可以隨時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城鎮里面穿梭也不在話下,少了很多麻煩不說,也沒必要像戰馬那樣不停的需要飼養。】
【洪承疇是兵部尚書,相當于整個大明的軍事統帥,自然明白自行車對于軍隊的意義有多么重要。】
【其他的官員也都紛紛附和。】
【除了自行車之外,膠底鞋也給百官一個極大的震撼。】
【縱然是翻山越嶺也不會被穿壞的鞋子,這可是一個不得了的發明。】
【如果老百姓們全部都穿成這種鞋子,那大明的國力又將會是一個質的飛躍。】
【這兩樣東西結合起來,要是推廣開來,難以想象,大明的將來會是一種何等繁榮的場面。】
【“陛下,不知道這兩種東西何時能投入市場?”楊嗣昌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老百姓們擁有這兩樣東西之后,會出現什么樣的經濟奇跡。】
【“先不著急,在此之前,朕還要建立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叫做銀行。”朱由檢開口道。】
【“銀行?那是什么東西?”】
【“沒聽說過啊。”】
【“聽起來像是和銀子有關。”】
【“此言甚是有理。”】
【奉天殿內的百官議論紛紛,朱由檢所說的是一個他們從未聽說過的詞,不過大臣們早就已經習以為常,畢竟他們的天子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
【估計這又是一個他新想出來的點子。】
【“所謂銀行,通俗點來講就是錢莊,正準備建立一個大明最大的錢莊,名字就叫做大明銀行,由朝廷做背書。”朱由檢興致勃勃的說道。】
【以朝廷的名義建立錢莊?這事兒聽著怎么那么熟悉呢?】
【百官們默然不語。】
【早在兩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大明皇帝干過這件事情,還發行過所謂的寶鈔,可結果卻……】
“什么意思啊!他們是在暗示誰呢?”
朱元璋火冒三丈,看到這里,瞬間不淡定了。
天幕里的這些人,簡直都快指名道姓的說他朱元璋了。
“大明錢莊怎么了?咱不是干的很好嗎?”
朱元璋不服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