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在一旁,手撫長須,沉思道:“陛下,觀小陛下的排兵布陣,已有幾分火候。但戰爭之道,攻心為上。待清軍受挫,可派人勸降,分化他們的勢力,如此或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眼睛一亮,贊道:“伯溫,還是你想得周全。這孩子要是能巧用攻心之術,不僅能減少傷亡,還能更快平定大清。咱大明的江山,還得靠這些子孫后代好好守著、開拓著。”
朱元璋又轉頭看向徐達,說道:“徐達,你征戰半生,經驗豐富。若你在小陛下身邊,可有什么良策助他一臂之力?”
徐達略作思考,說道:“陛下,可在關鍵之地設下伏兵,以防清軍突圍逃竄。同時,派遣精銳部隊,截斷他們的糧草補給,如此一來,敵軍不戰自亂。”
朱元璋滿意地笑道:“好!就該如此。咱相信這孩子,定能不負眾望,把大清收拾得服服帖帖,讓我大明的威名,傳遍天下!”
……
永樂位面
明成祖朱棣看著天幕中激烈的戰斗,熱血沸騰,一拍桌子說道:“好!這孩子干得漂亮!這些大清蠻子,竟敢小瞧我大明。想當年,朕五征漠北,何等威風,如今這孩子也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明的天威。”
鄭和在一旁滿臉興奮,拱手道:“陛下,此役若勝,大明的威望必將遠揚四海。不過,后勤補給至關重要,需確保大軍糧草充足。”
朱棣點頭稱是:“鄭和,你心思縝密,籌備后勤之事就交給你了。務必讓前線將士無后顧之憂,全力殺敵。”
又轉頭對姚廣孝說:“廣孝,你有何見解?”
姚廣孝目光深邃,緩緩說道:“陛下,戰爭不止于武力,還需收服人心。待大清平定,可在當地選拔賢能,為我大明所用,如此方能長治久安。”
朱棣大笑:“哈哈,廣孝所言極是。咱不僅要占領他們的土地,還要讓他們心服口服。”
……
仁宣位面(仁宗視角)
明仁宗朱高熾看著天幕,微微皺眉,對楊士奇說道:“雖我軍士氣高昂,但戰爭終究會給百姓帶來苦難。士奇,你覺得該如何減少傷亡,盡快結束戰事?”
楊士奇躬身說道:“陛下仁慈。可在進攻之時,多派使者勸降,曉以利害。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實乃百姓之福。”
朱高熾點頭:“嗯,你說得對。傳朕旨意,讓小陛下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殺戮,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勝利。”
又看著天幕中奮勇作戰的明軍,感慨道:“希望這孩子能早日凱旋,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
仁宣位面(宣宗視角)
明宣宗朱瞻基興奮地看著天幕,對身旁的于謙說:“于愛卿,看這孩子這一戰,必將名垂青史!看那清軍的狂妄模樣,如今被打得落花流水,實在痛快!”
于謙神情激昂,抱拳道:“陛下,此乃正義之師,必勝之師。不過,戰爭變幻莫測,還需時刻警惕。”
朱瞻基用力點頭:“是啊,希望這孩子能大獲全勝。待他歸來,朕定要好好慶賀一番,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的輝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