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位面
萬歷皇帝斜靠在龍椅上,看著天幕,神色復雜:“這朱由檢倒是有幾分想法,可這不列顛,聽都沒聽過,真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好好的太平日子不過,非要去挑戰一個不知底細的國家,他就不怕把大明拖入深淵?”
“這名字如此怪異,想來也是個荒蠻之地,有必要當成對手嗎?”
張居正若還在世,定會眉頭緊鎖,說道:“陛下,雖說開拓進取可壯大國威,但對這‘不列顛’一無所知便盲目行動,實乃不智。”
“當下大明內有隱患,外有憂患,應先解決內部積弊,增強國力,再做長遠打算。”
“貿然與這不知底細的不列顛交鋒,只怕會引發連鎖反應,危及大明根基。”
申時行則拱手進言:“陛下,這‘不列顛’遠在萬里之外,即便勝了,對大明又有何實質益處?”
“倒不如維持現狀,保一方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社稷之福。”
“這朱由檢的想法雖好,但太過冒險,恐非良策。”
……
天啟位面
天啟皇帝瞪大了眼睛,看著天幕嘟囔著:“這不列顛啥玩意兒啊?名字這么拗口,朱由檢為啥要和它過不去?”
“咱大明現在不也挺好的嘛,非要整這些幺蛾子,能折騰出啥好結果?”
“這萬里之外的國家,聽著就不靠譜,值得花那么多精力去對付?”
魏忠賢諂媚地說道:“皇上,依老奴看,這朱由檢就是想瞎折騰。”
“這‘不列顛’指不定是個啥窮鄉僻壤,犯不著為了它勞民傷財。”
“咱大明守好現有的,讓皇上您能安心做您的木工活,豈不美哉。”
東林黨人錢謙益皺著眉:“雖說開拓之舉意在強國,但這‘不列顛’太過神秘。”
“在毫無了解的情況下行動,萬一失敗,大明威望掃地,后果不堪設想。”
“當務之急,應先探查清楚,再謀對策,切不可沖動行事。”
……
江南才子唐伯虎聽聞此事,搖著折扇,一臉疑惑:“這‘不列顛’之名聞所未聞,如夢幻泡影。”
“放著國內的大好河山不管,非要去追尋那萬里之外的未知,實在令人費解。”
“莫不是這位皇帝太過好高騖遠,想做出些驚天動地之事,卻忘了務實。”
……
徐霞客則思索著說道:“我游歷四方,知曉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不列顛’雖遠,但或有獨特之處。”
“只是此時大明貿然行動,風險巨大。若能先派遣使者,了解其風土人情、國力軍事,再做定奪,方為上策。”
“可惜,帝王之策,往往難以周全,只怕這一決定,會讓大明陷入未知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