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面露欣喜之色:“此乃我大明國力彰顯之兆,愛卿等在外貿經營上功績卓著。”】
【此時,李定國與盧象升一同出列,單膝跪地。李定國朗聲道:“陛下,海軍招募與訓練成果顯著。”】
【“三年前招募的二十萬精銳,經層層篩選與嚴苛訓練,如今已脫胎換骨。”】
【“他們精通海戰技巧,熟悉各類新式武器操作,對遠海作戰也有充分演練,士氣高昂,隨時可奔赴戰場。”】
【盧象升接著說道:“陛下,臣等還選拔出一批優秀將領,他們戰術素養高,指揮能力強,定能在海戰中為大明建功立業。”】
【朱由檢面露振奮之色:“好!有如此精銳之師,朕心甚慰。李卿、盧卿訓練有方,實乃大明之幸。”】
【滿朝文武聽聞,紛紛面露喜色,朝堂之上響起一陣低聲贊嘆。】
【朱由檢目光堅定,掃視群臣后,大聲說道:“如今艦船、大炮、兵力皆已就位,我大明已做好充分準備。”】
【“待時機成熟,便是我大明揚威于萬里之外,讓那不列顛見識我天朝上國實力之時!”】
【滿朝文武聽聞,紛紛面露喜色,朝堂之上響起一陣低聲贊嘆。】
【然而,就在此時,御史中丞王仁清出列,神色憂慮,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需從長計議。”】
【“我大明乃禮儀之邦,向來以仁治天下,這般大動干戈,欲與萬里之外的不列顛抗衡,恐有失禮節。”】
【朱由檢微微皺眉,問道:“王愛卿,此話怎講?我大明為保國威,謀發展,提升軍備,何談失禮?”】
【王仁清趕忙躬身,懇切說道:“陛下,自古以來,我朝與他國交往,皆以禮義為先。”】
【“如今未與不列顛有直接沖突,便大興海軍,籌備戰事,恐讓四方諸國覺得我大明恃強凌弱,破壞了和平友好的邦交氛圍。”】
【兵部侍郎趙弘文聽后,忍不住反駁道:“王中丞此言差矣!”】
【“當今世界,局勢復雜多變,那不列顛四處擴張,野心勃勃。我大明若不早做準備,如何能守護百姓,捍衛國土?”】
【王仁清卻不認同,搖頭說道:“趙侍郎,即便如此,也可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貿然興兵,恐會引發戰端,生靈涂炭,這豈是我大明作為禮儀之邦應有的行徑?”】
【戶部尚書孫啟泰也站出來說道:“王中丞,雖說我大明以禮待人,但也不能一味退讓。”】
【“如今我大明發展外貿,國力漸強,適當展示武力,也是維護和平的一種方式。否則,他國若以為我大明軟弱可欺,恐會得寸進尺。”】
【王仁清仍堅持己見:“孫尚書,展示武力也并非只有發動戰爭這一條路。”】
【“我大明可通過友好交流、貿易往來等方式,讓不列顛知曉我大明的強大,又何必非要兵戎相見?”】
【朱由檢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王愛卿所慮,亦有幾分道理。”】
【“然我大明之舉,并非意在挑起戰爭,而是為了未雨綢繆,保我大明長久太平。”】
【“若僅靠外交與貿易,恐難以讓心懷不軌者心生敬畏。朕意已決,海軍建設不能停,但在行動之前,也會考慮外交途徑,做到恩威并施。”】
【王仁清見朱由檢心意已決,無奈之下,只得再次躬身:“陛下圣明,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