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蒸汽火車問世,驚呆大明皇帝們!
【半年后,御書房內靜謐無聲,唯有朱由檢批閱奏章時毛筆摩挲紙張的沙沙聲。】
【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昔日模樣,處處煥發著蓬勃生機。】
【紅薯、玉米、土豆這些外來作物,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廣開來。】
【曾經為溫飽發愁的百姓,如今望著家中堆滿糧食的谷倉,臉上滿是富足與喜悅。】
【田野里,玉米秸稈在風中沙沙作響,紅薯藤蔓肆意蔓延,土豆在土里悄悄膨大。】
【它們成為了百姓餐桌上的主食,也成為了大明繁榮的基石,百姓從此不再為吃穿發愁。】
【朱由檢一紙令下,取消農稅,這一舉措如春風拂過大地,百姓們的生活壓力驟減。】
【越來越多的孩子呱呱墜地,短短幾年間,大明人口增長了1億。】
【城市、鄉村處處充滿著歡聲笑語,新生嬰兒的啼哭與孩童的嬉鬧交織。】
【為這個古老的國度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自行車、膠底鞋的問世,徹底改變了百姓的出行方式。】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騎著自行車穿梭的身影,輕巧便捷的自行車,讓百姓告別了以往的長途跋涉之苦。】
【膠底鞋柔軟舒適,不僅耐磨,還能應對各種路況,無論是田間勞作,還是進城趕集,百姓的雙腳都得到了悉心呵護。】
【出行變得前所未有的輕松。】
【大明銀行在經濟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它廣泛吸納民間資金,合理調控市場,猶如一只無形的大手,穩定著大明的經濟秩序。】
【商人不再為資金周轉發愁,百姓的積蓄也有了安全的存放之處。】
【在銀行的助力下,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國庫收入穩步增長,為大明的各項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蒸汽機的發明,更是為商業生產帶來了井噴式的發展。】
【工廠里,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從紡織業到制造業,各類商品如潮水般涌向市場,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遠銷海外,讓大明的威名遠揚四方。】
【朱由檢放下手中奏章,抬眼望向窗外,目光中滿是欣慰與期許。】
【徐光啟一路腳步匆匆,神色難掩激動,還未踏入御書房,洪亮的聲音便已傳了進去:“陛下!陛下!”】
【朱由檢聞聲,放下手中朱筆,抬眼望去,見是徐光啟,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徐卿,可是蒸汽火車有消息了?”】
【徐光啟快步上前,跪地行禮,聲音中帶著興奮的顫音:“陛下,大喜啊!蒸汽火車已然建造成功!”】
【朱由檢聞言,龍顏大悅,猛地站起身來:“好!好!朕這就帶領群臣前去觀賞!”】
【不多時,朱由檢在一眾大臣的簇擁下,來到了停放蒸汽火車的場地。】
【只見那蒸汽火車靜靜停在鐵軌之上,龐大的車身猶如一頭鋼鐵巨獸。】
【锃亮的黑色外殼,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的光。】
【巨大的煙囪直直聳立,偶爾冒出幾縷白色蒸汽,仿佛是巨獸在吞吐著云霧。】
【車輪又大又厚,穩穩地支撐著整個車身,彰顯著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