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李定國收到密報:爪哇國舊貴族暗中聯絡荷蘭殘余勢力,欲在中秋夜起事。】
【他連夜召集眾將,展開地圖:“諸位且看,爪哇叛軍計劃趁賞月時突襲糧庫。但他們不知道——”他手指猛地戳向地圖某處,“我們早就在糧倉埋下了火藥!”】
【副將擔憂道:“將軍,若引爆火藥,恐傷及無辜百姓……”】
【李定國冷冷一笑:“無辜?那些暗中支持叛軍的百姓,也是‘無辜’?傳令下去,中秋夜全城戒嚴,凡持火把者一概射殺!”】
【副將打了個寒顫,卻不敢多言。月光透過窗戶照在李定國冷峻的臉上,映出他腰間那柄染血的彎刀——刀柄上,還刻著“順我者昌”四個小篆。】
【中秋夜,爪哇城籠罩在朦朧月色中,家家戶戶門前掛著大明樣式的紅燈籠。】
【李定國身著便衣,帶著一隊親兵混入人群。他腰間的彎刀裹著紅綢,與節日氣氛格格不入。】
【副將壓低聲音道:“將軍,按計劃,糧倉火藥巳時引爆,現在……”】
【李定國抬手止住他,目光掃過街角陰影處若隱若現的紅袖章。突然,一聲嬰兒啼哭刺破夜空,幾個巡丁立刻沖過去,將抱著孩子的婦人拖到巷口毆打。】
【“哭什么哭!戒嚴期間禁止出門!”巡丁的皮靴踢在婦人身上,孩童的哭聲愈發凄厲。】
【李定國皺眉:“這些巡丁下手太狠,會激起民憤。”】
【副將賠笑:“將軍放心,都是從國內調來的死士,下手有分寸。”】
【子時三刻,城西突然傳來騷亂。】
【“著火啦!救火啊!”此起彼伏的喊聲中,數百名叛軍舉著火把沖向糧倉。】
【李定國猛地抽出彎刀,刀身映出他森冷的目光:“傳令,按計劃行事!”】
【話音未落,糧倉方向轟然巨響,沖天火光將半邊天空染成血色。叛軍被氣浪掀翻在地,沒死的掙扎著要爬起來,卻見明軍騎兵從四面八方殺出。】
【“格殺勿論!”李定國縱馬沖入敵群,彎刀在月光下劃出凄美弧線,叛軍首領的頭顱滾落塵埃時,眼睛還死死盯著糧倉廢墟。】
【黎明時分,李定國站在城頭,望著焦黑的糧倉和堆積如山的尸體,對身旁官員道:“清點叛軍尸首,給每個首級掛上‘逆賊’木牌,沿主要街道示眾三日。”】
【官員猶豫:“將軍,其中不少是普通百姓……”】
【李定國轉身盯著他,刀鋒突然抵住其咽喉:“本將軍說過,凡持火把者一概射殺。你是質疑軍令,還是想給逆賊求情?”】
【官員渾身發抖:“下官不敢……這就去辦。”】
【三個月后,爪哇國立起一座“忠烈祠”,供奉在平叛中“英勇犧牲”的明軍將士。】
【李定國帶著當地長老們參觀,指著祠堂中央的青銅雕像道:“這是張副將,為保護糧倉英勇獻身。”】
【一位長老小心翼翼問:“聽說那天糧倉火藥是……”】
【李定國突然拔劍,將青銅雕像的頭顱斬落:“誰讓你多嘴?張副將是被叛軍炸死的!”】
【長老們面如土色,齊聲高呼:“大明將軍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