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倪元璐緊接著附和:“錢尚書所言極是。連年征戰,雖揚我國威,但國庫亦有損耗。若能與不列顛通商,其帶來的香料、奇巧物件,在大明市場需求頗大,定能帶來豐厚稅收,為我大明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此言一出,立刻引來反駁。兵部尚書孫傳庭跨前一步,神色嚴肅,抱拳道:“陛下,臣堅決反對接受和解!不列顛狼子野心,此前聯合歐陸各國欲組建聯合艦隊威懾我大明,又縱容東印度公司挑釁,惡行昭彰。如今戰敗求和,不過是權宜之計,若輕信他們,恐養虎為患,他日必成大患!”】
【一旁的左都御史劉宗周也神情激動,高聲說道:“孫尚書所言不差!我大明將士用鮮血捍衛海疆,怎能如此輕易放過不列顛?接受和解,不僅有損我大明威嚴,更會讓周邊諸國小覷,以為我大明可欺!”】
【兩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朝堂上頓時爭論得熱火朝天。】
【周延儒皺著眉,提高音量:“兵者,兇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和平契機在前,若一味逞勇好戰,生靈涂炭不說,還可能錯失發展良機,這絕非明智之舉!”】
【孫傳庭毫不示弱,針鋒相對:“錢尚書莫要被一時的利益蒙蔽雙眼!不列顛狡詐,此時和解,不過是給他們喘息之機,一旦他們恢復元氣,定會卷土重來,到那時,我大明又將陷入戰火!”】
【朱由檢靜靜地聽著,眉頭緊鎖,內心權衡著利弊。他深知,這一決策關乎大明未來走向,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經過深思熟慮,朱由檢決定再次召見不列顛使者馬戛爾尼。大殿之上,氣氛凝重,群臣肅立兩旁。】
【馬戛爾尼穩步走進大殿,行禮之后,抬頭望向高坐龍椅的朱由檢。只見朱由檢神色冷峻,目光如炬,開口道:“馬戛爾尼,朕與眾臣商議后,有決定了。”】
【馬戛爾尼心中一緊,卻仍保持著鎮定,恭敬回應:“陛下請講,我定如實傳達貴國的意愿給我國國王。”】
【朱由檢微微坐直身子,一字一頓地說道:“想要和解,并非不可。但朕有一個條件,不列顛必須命令東印度公司立刻滾出印度,由我大明接手經營。印度的貿易、政務皆由我大明掌管,不得再有干涉。”】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注視著馬戛爾尼的反應。馬戛爾尼臉色微變,顯然被這個要求驚到了。他稍作遲疑,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這要求事關重大,我實在無權擅自做主。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經營多年,牽扯眾多利益,恐怕……”】
【朱由檢冷哼一聲,打斷他的話:“沒什么恐怕!朕意已決,這是和解的唯一條件。若貴國不同意,那就休怪我大明不客氣。我大明水師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與不列顛正式宣戰!”】
【馬戛爾尼額頭冒出細密汗珠,他深知朱由檢并非虛張聲勢。大明水師剛剛大勝東印度公司艦隊,士氣正盛,若真的宣戰,不列顛在海上的局勢將岌岌可危。】
【“陛下,請容我將貴國的要求轉達給我國國王,待他定奪。”馬戛爾尼謹慎地回應道。】
【朱由檢微微點頭:“好,朕就給你這個時間。但你要清楚,時間緊迫,盡快給朕答復。若敢拖延,后果自負!”】
【馬戛爾尼再次行禮,緩緩退下。他明白,自己背負的使命愈發沉重,而不列顛與大明的關系,也懸在了這千鈞一發之際,戰爭與和平,僅在一念之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