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陸夾擊下,東印度公司的防線逐漸崩潰。士兵們被打得暈頭轉向,士氣低落,紛紛丟下武器投降。據點一個接一個被攻克,東印度公司的勢力范圍越來越小。】
【而遠在不列顛本土,得知大明宣戰的消息后,喬治二世大驚失色,緊急調集海軍艦隊,準備跨洋增援。艦隊在匆忙中集結,裝滿武器彈藥和士兵,向著遙遠的印度海域進發。】
【但大明水師早有防備,李定國提前派出偵察船,在關鍵海域設下埋伏。海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殺機。】
【當不列顛艦隊進入伏擊圈,明軍戰船從四面八方殺出。戰鼓擂響,喊殺聲震耳欲聾,雙方展開了激烈海戰。】
【大明水師憑借精湛的戰術和先進的裝備,在戰場上逐漸占據上風。一艘艘不列顛戰艦被擊中,燃起大火,緩緩沉入海底。】
【一艘艘不列顛戰艦被擊中,燃起大火,緩緩沉入海底,海面上硝煙彌漫,殘骸與浮尸隨波漂浮,哭號求救聲不絕于耳。】
【喬治二世接到前線慘敗的戰報,癱坐在王座上,臉色慘白如紙。內閣成員們圍聚一旁,面面相覷,手足無措。】
【“絕不能就這么敗了!必須想辦法扭轉局勢!”喬治二世猛地起身,雙手用力砸在桌子上,臉上寫滿不甘。】
【外交大臣福斯特趕忙上前,神色憂慮:“陛下,單憑我國之力,已難以與大明抗衡,當務之急是向其他歐陸國家求助,唯有聯合各國,或有勝算。”】
【于是,不列顛緊急派出多路使者,奔赴歐陸各國。】
【在普魯士宮廷,不列顛使者哈羅德單膝跪地,言辭懇切:“尊敬的普魯士陛下,如今大明水師銳不可當,已大敗我軍。他們野心勃勃,下一個目標恐怕就是普魯士。所謂唇亡齒寒,若普魯士坐視不管,日后必遭其害,懇請貴國伸出援手。”】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坐在王座上,輕撫著下巴,神色冷峻:“大明的威脅我已知曉。可此番相助,我國能得到什么好處?總不能白白為他人流血。”】
【哈羅德連忙回應:“陛下放心,若此番擊敗大明,戰后貿易利益分配,普魯士定能優先挑選,我們還愿開放更多港口,與普魯士共享貿易紅利。”】
【腓特烈二世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索:“容我與大臣們商議一番,三日后給你答復。”】
【在法蘭西王宮,使者格林同樣據理力爭:“法蘭西與不列顛貿易往來頻繁,如今大明稱霸海洋,往后貴國的商業利益必然受損。只有我們攜手并肩,才能阻止大明的擴張,保護自身權益。”】
【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皺著眉頭,滿臉愁容:“我法蘭西向來愛好和平,卷入這場戰爭,國內民眾怕是會反對。”】
【格林趕忙說道:“陛下,這并非是挑起戰爭,而是捍衛我們的生存空間。若此時退縮,日后大明得寸進尺,法蘭西在海外的殖民地怕是也難保安全。”】
【路易十五長嘆一聲:“讓我考慮考慮吧,此事干系重大,實在難以輕易決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