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神色激動,拱手說道:“陛下,這化肥的發明,是大明農業的重大突破。臣建議設立專門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負責傳授化肥的使用方法,讓更多農民受益。”
楊溥在一旁附和:“陛下,我們還可以組織農業專家,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研究化肥的最佳使用方案,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宣德年間,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成立,派往各地傳授化肥知識。江南魚米之鄉使用化肥后,一年兩熟的莊稼產量大幅提升,糧倉充實。農民收入增加,鄉村學堂增多,孩子們有了更多讀書機會,文化氛圍愈發濃厚。
嘉靖位面
西苑宮殿內,朱厚熜原本閉目養神,聽到太監的匯報后,猛地睜開眼睛,臉上露出驚訝與贊賞:“這朱由檢,有點本事!研究化肥,解決糧食問題,看來他還真能為百姓干實事。”
徐階微微躬身,神色恭敬:“陛下,這化肥對大明的農業發展意義非凡。臣建議選派各地的農官和有經驗的農民,前往學習制作和使用方法,回來后在當地推廣。”
戚繼光一臉敬佩:“好!有了這化肥,俺老家的地肯定能多打糧食。俺也得派些人去學學,說不定以后打仗時,軍糧供應都更有保障了。”
胡宗憲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感慨:“陛下,朱由檢心系糧食,研究化肥,實乃明智之舉。這不僅能穩定民心,還能增強國家實力。臣愿協助推廣,讓更多百姓受益。”
各地農官和農民學成后回到家鄉,在戚繼光的家鄉山東,糧食產量提升,軍糧儲備充足,士兵訓練時伙食改善,士氣高漲。當地土匪聽聞百姓糧食充足,前來劫掠,卻被吃飽喝足、訓練有素的士兵打得落花流水,地方治安得到極大改善。
隆慶位面
乾清宮內,朱載坖正審閱奏章,聽到朱由檢發明化肥的事兒,驚得抬起頭,滿臉震撼:“這朱由檢,智謀過人吶!短短時間就研究出化肥,解決了糧食難題,對我大明發展太重要了!”
高拱神色認真,上前一步:“陛下,這化肥是大明農業的一大助力。我們應組織專業人員,編寫通俗易懂的使用手冊,盡快在全國推廣,同時加強對化肥制作技術的保密。”
張居正目光堅定,語氣誠懇:“陛下,這不僅是農業技術的突破,更是大明走向繁榮的契機。我們要以此為基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臣愿全力輔佐陛下,讓化肥在大明的土地上發揮最大作用。”
在張居正的推動下,全國推廣化肥使用,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原本荒廢的土地變得生機勃勃,農作物茁壯成長。市場上糧食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商業活動愈發活躍,大明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盛世景象。
……
【在朱由檢的大力推動下,改良農具如雨后春筍般在大明的土地上普及開來。糧食產量進一步提高,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大明的國力也日益強盛。然而,朱由檢并沒有絲毫懈怠,他時常微服出宮,深入市井街巷,探尋那些潛藏在民間生活里的難題,思索著更多革新之法。】
【這日,京城的集市熱鬧非凡,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成一片市井煙火。朱由檢身著便服,在人群中穿梭。他路過一處建筑工地,只見一群工人正費力地搬運著巨大的石塊,每一塊石頭都足有數百斤重,工人們青筋暴起,臉憋得通紅,腳步踉蹌,每走一步都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其中一個年輕工人,腳下一滑,差點被石頭砸傷,幸得旁邊工友眼疾手快,將他拉了一把。】
【這一幕深深刺痛了朱由檢的雙眼,他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憂慮。回宮后,那些工人艱難勞作的身影始終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朱由檢深知,人力有時而盡,若能發明一種工具,幫助百姓減輕勞作負擔,定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民生。】
【回到宮中,朱由檢沒有絲毫耽擱,一頭扎進了皇家藏書閣。這里藏有歷代典籍,他期望能從古人的智慧中找到靈感。連續數日,他翻閱了大量關于機械、工藝的書籍,雖未找到直接可用的方案,但其中提及的杠桿、輪軸原理,讓他有了初步思路。】
【緊接著,朱由檢召集工部最頂尖的工匠,齊聚于工部工坊。他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工匠們聽后,既震驚又欽佩。震驚于皇帝竟親自鉆研器械,欽佩其心系百姓的胸懷。然而,想法雖好,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