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滑輪組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朱由檢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但他明白,這只是一個開始,大明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革新和進步。他將目光投向民間疾苦,思索著更多利民之策,為大明的繁榮昌盛、百姓的幸福安康不懈努力。】
【滑輪組的成功推廣讓朱由檢意識到科技創新對民生的巨大推動作用,他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交通出行領域。彼時,大明地域廣袤,道路狀況卻參差不齊。普通百姓出行多靠步行,富貴人家雖有馬車,卻因道路顛簸,乘坐體驗極差。】
【這日,朱由檢宣來工部負責道路修繕的官員李銘和精通車輛制造的工匠趙強,向他們詢問當前交通的困境。】
【李銘神色憂慮,拱手說道:“陛下,我大明幅員遼闊,可許多地方的道路年久失修。一到雨天,道路泥濘不堪,車馬難行,不僅阻礙百姓出行,貨物運輸也大受影響。南方水網密集,一些河道狹窄淤塞,船只通行艱難,嚴重制約了水路運輸。”】
【趙強也接著說:“陛下,現有的馬車構造簡單,減震全依賴車軸和車輪硬扛,即便在平坦些的道路上行駛,乘坐起來也極不舒適,更別說在那些崎嶇的小道上了。”】
【朱由檢聽完,眉頭緊鎖,暗自思量后,決定先從改良道路入手。】
【他立刻下令李銘,嚴肅說道:“朕命你制定詳細的道路修繕計劃,官道必須寬闊平坦,每隔一段距離就要設置排水渠,以防積水。同時,南方河道關乎水運命脈,你要安排人手,對關鍵河道進行拓寬和疏通,讓船只暢行無阻。此事關乎民生與商貿,務必盡快落實。”】
【李銘領命而去,組織人手,日夜勘測規劃。在修繕道路時,又遇到了難題。一些地方山石堅硬,開鑿艱難;還有些地段缺乏合適的修路材料。】
【李銘再次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修路工程困難重重。部分路段山石堅硬,人力開鑿進度緩慢;有些地方缺少石材和黏土,不知如何是好。”】
【朱由檢沉思片刻,說道:“對于堅硬山石,可招募精通爆破之術的工匠,采用火藥爆破的方法。至于材料短缺,可發動當地百姓,以工代賑,讓他們協助尋找材料,如此既能解決工程難題,又能讓百姓獲得生計。”】
【在朱由檢的指導下,道路修繕和河道疏通工程有序推進。】
【解決了道路問題,朱由檢又開始琢磨改良馬車。他整日查閱古籍,參考其中關于車輛結構的記載,結合力學原理,提出在馬車底部安裝彈簧裝置以減震的設想。】
【他找來趙強,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朕設想在馬車底部安裝彈簧,利用彈簧的彈性來緩解顛簸,你覺得此方法可行否?”】
【趙強面露難色:“陛下,此想法雖妙,但制作彈簧對鋼材要求極高,普通鋼材制成的彈簧韌性不足,容易斷裂。而且,如何將彈簧穩固地連接到馬車上,也是個難題。”】
【朱由檢鼓勵道:“莫要退縮,朕命人尋找優質鋼材,你全力鉆研連接之法,朕與你們一同攻克難關。”】
【此后,尋找優質鋼材的隊伍奔赴各地。他們四處打聽,終于在山西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鐵礦石。工匠們將其帶回,反復冶煉試驗,在其中添加不同的礦物質。經過上百次的嘗試,終于找到了合適的配方,制成的彈簧彈性良好,能承受較大壓力。】
【與此同時,趙強帶領其他工匠在連接問題上絞盡腦汁。他們嘗試了多種連接方式,可效果都不理想。】
【一日,趙強突然靈機一動:“陛下,咱們可否打造一種特制的連接件,一端緊扣彈簧,一端穩固地安裝在馬車底盤上,再用精鋼螺栓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