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木眉頭緊皺:“豈有此理!走,去工坊看看!”】
【在一間昏暗的作坊里,刺鼻的鐵銹味撲面而來。幾個工匠正將鐵片胡亂鉚合,制作粗糙的貨架東倒西歪。“你們!”陳阿木氣得臉色鐵青,“如此偷工減料,出了人命怎么辦?”】
【領頭的漢子撇了撇嘴:“能賣出去就行。正經工坊費時費力,哪有我們賺錢快?”】
【此事很快傳到朱由檢耳中。“立刻設立‘百工監’!”他拍案而起,“所有匠作必須登記造冊,合格者頒發‘天工印’,無印者不得售賣!再開設官辦工坊,傳授正統技藝!”】
【官辦工坊開業那日,熱鬧非凡。周小栓親自演示如何辨別優質木料:“看這紋理,聽這聲響,再摸這質地……”林阿水則教眾人調配防潮漆:“桐油七分,蠣灰三分,再加一錢貝殼粉……”】
【一位拄著拐杖的老木匠顫巍巍上前:“老朽年輕時也做過家具,可從未想過還能這般改良。能否讓我入坊學藝?”】
【陳阿木連忙攙扶:“老前輩言重了!您的經驗正是我們需要的,咱們互相切磋!”】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革新中,意想不到的跨界合作也頻頻出現。】
【“周師傅,我這有個大膽的想法!”茶樓掌柜神秘兮兮地拉著周小栓到一旁,“能不能做個會‘走’的茶桌?客人坐在原位,伸手就能拿到不同茶點!”】
【周小栓摸著下巴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用軌道!再配上可旋轉的托盤,就像漕運的貨船在河道里穿梭!”】
【三日后,“行云流水茶臺”橫空出世。長方形的茶臺中央設有環形軌道,載著茶點的雕花托盤沿著軌道緩緩移動。客人們嘖嘖稱奇,紛紛叫好:“妙啊!邊喝茶邊賞玩,這才是雅事!”】
【更有趣的是,就連科舉考試也受到了影響。】
【“今年的策論題竟有‘論收納革新對民生之利’!”書生們走出考場議論紛紛,“幸好我平日留心觀察,寫了雜貨鋪的百寶貨架、茶樓的行云茶臺……”】
【“我寫了四季寶盒如何助農!”另一人興奮地說,“陛下如此重視民生巧思,咱們讀書人也得跟上啊!”】
……
洪武位面
朱元璋蹲在應天府的雜貨鋪里,伸手撥弄著搖晃的仿冒貨架,突然把腰間玉佩狠狠砸在柜臺上:“徐達!把這些黑心匠人的手藝人統統抓來!當年咱們打天下靠的是實誠,現在倒好,連貨架都能塌死人?”劉伯溫撿起斷裂的鐵釘,眉頭緊鎖:“陛下,古法制器講究‘工必堅致’,臣建議恢復匠籍連坐制,一人造假,全坊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