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抹著冷汗:“陛下,香料稅賦已占國庫收入兩成,若限制砍伐……”
工部侍郎卻捧著《種樹書》進諫:“臣請設立‘香料官圃’,效仿茶樹種植,人工培育香樹。只是……”他偷瞄了眼楊萬財的密使,“需有人帶頭示范。”】
【三日后,楊萬財被召進香韻監。老香匠徐鶴年指著沙盤怒吼:“你看看!無量山的香樟林都快禿了!人工種香樹,既能保財源,又能護山林,何樂不為?”】
楊萬財摸著胡須冷笑:“徐師傅說得輕巧,香樹成材需十年,我等商人哪等得起?”】
年輕藥師林青梧突然遞上一株幼苗:“楊掌柜試試這個。我用紫茉莉嫁接香枝,三年便可采葉制香,雖不及沉香名貴,卻另有清甜之氣。”】
【首次試種在西山腳下。楊萬財盯著漫山遍野的香苗直搖頭:“這些細胳膊細腿的,能長出啥?”不料三個月后,一場暴雨驗證了林青梧的巧思——嫁接的香樹根系發達,竟牢牢固住了松動的山體,避免了泥石流災害。】
【“神了!”圍觀的百姓嘖嘖稱奇,“這樹既能產香,還能護山!”】
楊萬財摸著新長出的香葉,眼睛發亮:“如此,我愿承包百畝官圃!但產出的香料,得優先供我調配新香!”】
【與此同時,香文化與生活的融合愈發奇妙。】
【應天府的狀元樓推出“香宴”,桂花蜜配龍涎香蒸蟹,紫蘇香煎鱸魚,食客們舉著酒杯驚嘆:“原來香氣還能入菜!”】
【閨閣小姐們則掀起“斗香會”。李府千金拿出自制的“四時香囊”:“春用玉蘭醒神,夏配薄荷消暑,秋摻菊花潤肺,冬加檀香暖身。”柳家小姐不甘示弱,展示“機關香匣”——轉動鎖扣,竟能依次彈出茉莉、玫瑰、梔子三種香膏。】
【但熱鬧背后,危機暗涌。】
【一日,林青梧被百姓團團圍住。賣豆腐的張大娘舉著兒子的手哭訴:“用了香胰子,孩子手上起滿紅疹!是不是摻了毒藥?”】
林青梧臉色大變,抓起香胰子仔細查看,驚覺是小工坊為降低成本,誤用了有毒的野皂莢。他當即跪在地上:“是我考慮不周!即日起,所有香胰子必須標注成分,工坊需經官府查驗方可營業!”】
【風波平息后,朱由檢下旨設立“香品監局”。老香匠徐鶴年被任命為監正,他拄著拐杖在工坊里來回踱步:“制香如行醫,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批香餅燃燒不勻,全給我重做!”】
【革新仍在繼續。】
【穆罕默德帶來阿拉伯的蒸餾技術,與林青梧合作研發出“香水噴霧器”——按下黃銅活塞,細膩的香霧便如細雨般灑落。】
【街頭出現“調香師”新行當,顧客可自選花香、果香、草香,現場調制專屬香膏。書生們聚在茶館爭論:“究竟是檀香配墨香更雅致,還是柑橘香配書卷氣更提神?”】
【當第一場冬雪落下時,京城的孩童們舉著“香雪球”在街巷奔跑。這些用香料與糯米粉制成的小球,捏碎后竟能散出溫暖的肉桂香。朱由檢站在城樓遠眺,看著雪中飄來的縷縷香氣,輕聲對來福說:“沒想到,這小小的香氣,竟能讓百姓的日子這般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