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當日,陽光灑在煥然一新的貢院。考生們懷揣著忐忑與希望步入考場,遠處的謄錄機房傳來規律的齒輪轉動聲,與考生們的落筆聲交織成曲。】
【科舉監督司成立后,各地巡查如火如荼。山東巡按御史張謙在復查試卷時,竟發現某考官的侄子試卷中暗藏“北斗七星”符號。消息傳回京城,朱由檢拍案而起:“連巡查體系都敢滲透?徹查!”】
【刑部大牢內,涉案考官被鐵鏈鎖著,仍嘴硬狡辯:“不過是家族子弟間的記號,算不得舞弊!”】
【新晉監察御史林文遠冷笑一聲,甩出一疊卷宗:“你當我不知?這符號對應《千字文》頁碼,正是傳遞答案的暗號!”】
【此案牽連二十余人,朝野震動。朱由檢趁機頒布《科舉嚴律二十條》,將“串通機器舞弊”“偽造防偽印”等新罪列入律法,罰金翻倍,重者充軍邊疆。】
【然而,革新的阻力并未就此消散。】
【“陛下,科舉監督司權力過大,恐成新的禍端!”內閣首輔拄著拐杖顫巍巍諫言,“民間甚至傳言,監察御史能隨意翻查考生私宅……”】
【街頭巷尾,說書人也在添油加醋:“各位可知?現在連考生用什么墨、什么筆都要報備,這哪是考試,分明是查犯人!”】
【面對輿論壓力,朱由檢召集群臣、監察御史與百姓代表,在文華殿展開辯論。】
【“我等巡查皆有律法依據!”監察御史王猛拍案而起,“上月剛查獲一起‘替考團伙’,若不是提前暗訪,多少寒門學子要被頂替?”】
【老農卻怯生生開口:“大人,我家娃去考試,被人翻了箱底,說要查作弊工具,被褥都被抖散了……”】
【林文遠沉吟片刻:“或許可設立‘巡查許可制’,非重大嫌疑,不得隨意搜查考生私人物品。”】
【最終,新規定出爐:監察御史巡查需持令牌,搜查私宅須三人以上同行并記錄在案。同時,朝廷推出“考生申訴箱”,若認為監察不當,可直接向都察院遞狀。】
【這場風波意外催生了新職業。】
【“科舉文書師,代擬合規考試用具清單!”南市口的書生舉著招牌吆喝,“從墨錠材質到硯臺尺寸,保您萬無一失!”】
【更有精明商人推出“科舉無憂箱”,內含經過官方認證的筆墨紙硯,甚至附贈《防舞弊自查手冊》。】
【三年一度的殿試,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
【“今年殿試,朕要現場命題,當場閱卷!”朱由檢手持朱筆,目光掃過百名考生,“湯若望,啟動你的‘速印機’!”】
【隨著齒輪轉動,考題被快速印制分發。考生們奮筆疾書時,一旁的“閱卷觀摩席”上,百姓代表與官員們可實時觀看閱卷流程。】
【“這篇文章見解獨到!”布衣老者指著某份試卷,“若是以前,這樣的好文章怕是要被埋沒。”】
【放榜那日,中舉者中有鐵匠之子、漁夫之女。當他們披著紅綢游街時,街邊百姓自發鼓掌。酒樓里,說書人敲著醒木:“列位看官,這才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