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民間服飾花樣百出,禮制漸亂!”御史大夫痛心疾首。】
【朱由檢輕撫著戰甲快服上的牛骨扣,笑道:“與其固守舊制,不如因勢利導。傳令下去,舉辦‘大明巧扣大賽’,優秀設計納入宮廷規制。”】
【半年后,大賽結果驚艷眾人。】
【農家少年設計的“麥穗扣”,用麥稈編織而成,既環保又輕便;西域商人帶來的“連環機關扣”,需特定順序才能解開,防盜一絕;最絕的是盲女阿蓮的“觸感扣”——凸起的紋路可通過觸摸辨別開合方向。】
洪武位面
朱元璋抓起天幕中漏棉的棉衣,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兩腳:\"徐達!把現在管軍服的官員都給我抓來!士兵穿這種破爛,怎么打仗?\"徐達立刻抱拳:\"末將這就去!順便查查布料都被誰貪了。\"
劉伯溫翻看賬本說:\"陛下,制衣耗費太大,不如讓百姓每家出些棉花,朝廷出工錢,軍民一起織。\"常遇春撓頭笑道:\"要不把俘虜的元朝織工拉來干活?他們手藝肯定不差!\"
朱元璋一拍桌子:\"就這么辦!再讓老裁縫教新兵織布,不會的不許上戰場!\"李善長推了推算盤:\"陛下,要是用麻混著棉,能省不少材料。\"朱元璋點頭:\"試試!只要能保暖,啥法子都能用!\"
永樂位面
朱棣盯著天幕里的提花機,手指敲著龍案:\"鄭和!下次出海多帶幾個織匠回來,把這機器琢磨透!\"鄭和連忙應下:\"臣遵命!順便把歐洲的羊毛紡織法也學回來。\"
解縉湊過來說:\"陛下,咱把新織法編成書,就叫《永樂織典》!\"姚廣孝卻皺眉:\"布料好看是好,但不能讓百姓穿得比官員還講究。\"朱棣想了想:\"定個規矩,平民不許用金線織花,其他隨便折騰!\"
夏原吉推了推算盤:\"陛下,進口羊毛太貴,要不鼓勵百姓養羊?\"朱棣眼睛一亮:\"傳旨!誰家多養十只羊,免一年稅!\"
宣德位面
朱瞻基把蛐蛐罐摔在地上:\"楊愛卿!百年后的人連件暖和衣服都沒有,像什么話?\"楊士奇擦著汗說:\"陛下息怒,先在京城設幾個織坊試試新法子?\"
于謙大聲說:\"讓士兵幫忙種棉花,收成歸朝廷,這樣布料就夠了!\"楊溥發愁:\"可染布的顏料不夠啊......\"
朱瞻基撓頭:\"發動百姓找染料!誰找到新方子,賞十只極品蛐蛐!\"小太監小聲說:\"陛下,御花園的梔子花開了,能不能用來染布?\"朱瞻基眼睛一亮:\"快去摘!馬上試!\"
嘉靖位面
朱厚熜看完天幕,轉頭問嚴嵩:\"嚴卿,龍虎山的道士能不能讓布料更保暖?\"嚴嵩馬上說:\"陛下圣明!臣請天師畫符縫進衣服里,保準冬暖夏涼!\"
戚繼光皺眉:\"末將覺得還是用實在法子,比如把棉衣做成可拆卸內膽。\"胡宗憲補充:\"沿海漁民的油布衣防水,或許能改良成冬衣。\"
鄭以偉急得直跺腳:\"用洋人織法、道士畫符,成何體統!祖宗沒這么干過!\"朱厚熜一甩袖子:\"都試試!哪個有用就用哪個!\"
隆慶位面
朱載坖看完天幕,拉著張居正說:\"張先生,咱得趕緊學!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張居正展開圖紙:\"陛下,設個'織染局',專門管這事。再讓商人出錢開織坊,利潤分成。\"
高拱一拍桌子:\"誰敢在布料里摻假,就讓他穿十年破衣!\"王崇古笑道:\"俺答汗那邊缺布,要是賣過去,能換不少馬!\"
禮部尚書猶豫著說:\"陛下,有些新樣式不合禮制......\"朱載坖擺手:\"只要不僭越皇家顏色,百姓愛穿啥穿啥!再辦個'衣裳大賽',好看的樣式全國推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