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遠將禮盒扔出門外:“百姓冷暖,豈可用錢財衡量?”】
【然而,更大的轉機來自民間。一位老獵戶找到黑金署:“我在深山發現一種‘白泥’,曬干后遇火即燃,燒起來沒煙沒味。”】
【經檢驗,這竟是后世所說的“白磷礦”。林小滿立刻投入研制:“若將白磷混入陶土制成‘引火磚’,生火再也不用費力!”】
【當又一年霜降來臨,京城街頭的景象煥然一新。有人用聚光銅鏡燒水,有人用引火磚做飯,沼氣管道在地下縱橫交錯。煤商張員外站在自家冷清的炭場,望著百姓家中跳動的藍火、白光,長嘆一聲:“時代,真的變了……”】
【引火磚與白磷礦的發現,讓能源之爭愈發激烈。張員外勾結朝中保守派官員,在朝堂上掀起風波。】
【“陛下!白磷易燃易爆,實乃妖物!”御史大夫舉著被燒穿的奏折,“前日某工坊因白磷泄露,半條街化為灰燼!”】
【陸明遠卻呈上鐵制密封盒:“臣已研制出‘鎖磷匣’,雙層鐵皮夾石棉,可保萬無一失。若因噎廢食,才是置百姓于寒冬!”】
【民間智慧也在危機中迸發。】
【“林師傅,試試這個!”豆腐匠老周推著木輪車趕來,車上堆滿豆渣,“我把豆渣摻著黏土、白磷做成‘耐燃餅’,比引火磚更經燒!”】
【林小滿眼睛發亮:“再加上炭灰增加韌性,成本更低!”】
【與此同時,能源革新催生了全新行業。】
【“聚光鏡維保!調校角度、打磨鏡面!”】
【“沼氣管道疏通!專業通管,漏氣立修!”】
【更有能人發明“能源計”——黃銅制的儀表,可測量石腦油、沼氣的使用量,按刻度計費,徹底改變了能源交易模式。】
【邊關戰事卻因能源變革出現轉機。】
【“報!神機營改良火炮成功!”將軍呈上圖紙,“用聚光鏡提前預熱炮彈,射程提升兩倍,威力驚人!”】
【韃靼騎兵望著明軍陣中射出的“天火”,驚恐逃竄。戰后清點,竟發現敵軍營地中藏有仿制的聚火裝置——原來他們也在暗中學習大明技術。】
【能源的互通帶來貿易新貌。】
【“波斯商人愿以香料換石腦油提煉術!”】
【“東瀛使者求購聚光鏡,愿出三倍白銀!”】
【陸明遠趁機提議:“陛下,可設‘能源互市’,以技術換資源,以創新促和平。”】
【然而,隱患仍未根除。】
【某日,南方水鎮突發沼氣爆炸,數十間房屋損毀。幸存者哭喊:“明明按時繳費維保,為何還會出事?”】
【調查發現,當地官員與工坊勾結,私自縮減管道厚度,中飽私囊。】
【朱由檢震怒:“斬!凡涉及能源貪腐者,一律嚴懲不貸!”并頒布《能源監察法》,設民間監督員,百姓可直接彈劾不法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