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時節,京城護城河黑水翻涌,腐臭沖天。朱由檢站在城樓上,看著河面漂浮的死魚皺眉,將沾著穢物的綢緞帕子甩在地上:“工部、都水監、順天府尹,三日內必須拿出治河之策!若再無作為,統統革職!”】
【朝堂之上,爭論聲此起彼伏。】
【工部侍郎擦著冷汗:“陛下,河道淤塞已久,唯有征調民夫疏浚!”】
【都水監正卻搖頭:“年年清淤,年年復堵。沿岸工坊排污、百姓傾倒垃圾,才是根源!”】
【順天府尹苦著臉:“禁排污令已下,可綢緞莊、染坊拒不執行,說停工便要破產......”】
【新科進士蘇明遠越眾而出:“堵不如疏。臣在江南見百姓用竹筐養魚凈化水質,或許能改良此法?”】
【都水監衙門內,氣氛劍拔弩張。】
【老河工王長順敲著竹杖冷笑:“魚能治水?我挖了四十年河道,從沒聽過這般荒唐話!”】
【西洋傳教士徐日升展開圖紙:“在威尼斯,我們用石頭加固河岸,再設排水暗渠。”】
【蘇明遠抓起一把腥臭的河泥:“王師傅,竹筐里填碎石、種水草,既能濾污又能固堤;徐先生,暗渠設計就拜托您了!”】
【首次試驗在暴雨夜展開。】
【竹筐剛沉入河底,就被湍急的水流沖散;暗渠因坡度設計失誤,反而加劇了污水倒灌。王長順叉腰大笑:“我早說這是瞎折騰!”】
【“再試!”渾身濕透的蘇明遠抹去臉上的雨水,“竹筐改用鐵鏈串聯,暗渠重新測量坡度!王師傅,您的經驗才是關鍵!”】
【轉機來自洗衣婦人的抱怨。】
【“蘇大人,這河水臟得很,洗出來的衣服全是怪味!”李嬸舉著褪色的粗布,“以前用皂角洗衣,水還能澆菜,現在......”】
【蘇明遠眼睛一亮:“皂角能去污!若在竹筐里種植皂角樹,樹根吸收污水,果實還能循環利用!”】
【改良后的“生態濾污筐”震撼登場。三層結構中,上層種皂角樹,中層鋪木炭、砂石,下層養食藻魚。當清澈的河水從筐底流出時,圍觀百姓發出驚呼。】
【“真的變清了!”孩童們趴在河邊,伸手觸碰游動的小魚,“還能看見河底的石頭!”】
【但新的矛盾隨之爆發。】
【“不行!在我家染坊旁種樹,影響采光!”綢緞莊老板揮舞著地契,“沒陽光曬布,損失誰來賠?”】
【漁民也不滿:“魚都被框在竹筐里,我們上哪捕魚?”】
【工坊內,眾人再度陷入僵局。】
【徐日升轉動地球儀:“可以設計可移動的濾污船,定期巡河。”】
【王長順卻撿起一塊青磚:“用陶土燒制鏤空濾污磚,嵌在河岸,一勞永逸!”】
【蘇明遠沉思片刻:“不如雙管齊下!再設‘凈水稅’,排污多的工坊多繳稅,用來補貼漁民和種樹的百姓。”】
【這場河道治理迅速蔓延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