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摸著下巴,微微點頭:“沒錯,陛下。還要加強對地方的監管,防止在推廣特色產業和海外貿易中出現腐敗和混亂現象,保障國家利益。”
……
隨著大明在經濟、文化等方面改革的穩步推進,朱由檢深知,一支強大且高效的軍隊是國家穩定與繁榮的基石。于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他將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召集至御書房,商議軍制改革事宜。
眾人落座后,朱由檢神情嚴肅地開口道:“諸位愛卿,如今我大明雖在各方面有所發展,但周邊局勢仍不容樂觀。為保江山社稷,朕意對軍制進行改革,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孫傳庭一聽,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率先說道:“陛下,臣早有此意!如今我軍雖有戰力,但軍制中仍存在諸多弊端,改革軍制,勢在必行!”
洪承疇微微點頭,思索著說道:“陛下,軍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謹慎行事。首先要明確改革方向,是側重于提升戰斗力,還是優化軍隊管理,亦或是兩者兼顧?”
楊嗣昌也接口道:“陛下,洪大人所言極是。且改革必定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需提前做好應對之策,確保改革順利推行。”
朱由檢目光堅定地說:“朕意兩者兼顧。既要提升軍隊戰斗力,使其能應對各種戰事,又要優化管理,提高軍隊的效率。至于可能遇到的阻力,朕自會與諸位愛卿一同面對。孫愛卿,你常年帶兵,對軍隊現狀最為了解,先說說你的想法。”
孫傳庭起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如今軍隊中,士兵訓練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將領指揮能力不足,且軍隊裝備也有待更新。臣以為,改革應從這幾方面入手。首先,設立專門的軍事院校,選拔優秀的將領和士兵進行系統培訓,提升他們的軍事素養。”
朱由檢點頭贊同:“此計甚好。設立軍事院校,可培養出一批專業的軍事人才,為軍隊注入新的活力。洪愛卿,此事就由你負責籌備,務必挑選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教官任教。”
洪承疇領命:“陛下放心,臣定會全力以赴。臣還建議,在選拔人才時,不應局限于出身,只要有才能,皆可入選,如此方能廣納賢才。”
朱由檢說道:“洪愛卿所言有理。不論出身貴賤,唯才是舉,方能讓真正有能力的人脫穎而出。楊愛卿,你在統籌方面經驗豐富,對于優化軍隊管理,你有何高見?”
楊嗣昌思索片刻后說道:“陛下,軍隊管理需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確各級將領職責,避免權力交叉導致管理混亂。同時,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對士兵和將領的表現進行定期考核,有功者賞,有過者罰,以此激勵士氣。”
朱由檢贊賞地看著楊嗣昌:“楊愛卿所言切中要害。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能讓軍隊更加有序高效。孫愛卿,對于軍隊裝備更新,你有什么具體計劃?”
孫傳庭說道:“陛下,如今火器在戰場上的作用愈發重要,臣建議加大對火器研發和制造的投入,提升火器的威力和精準度。同時,改良冷兵器,使其更加鋒利耐用。另外,打造新型戰船,提升海軍的作戰能力。”
朱由檢說道:“此事關系重大,洪愛卿,你協同工部,加大對火器和兵器制造的監管力度,務必保證裝備質量。”
洪承疇應道:“陛下,臣定會與工部緊密合作,確保裝備精良。只是這改革所需的資金,恐怕不是小數目。”
朱由檢皺了皺眉頭,說道:“資金一事,楊愛卿,你會同戶部,仔細核算所需費用,看看從哪些方面可以節省開支,優先保障軍制改革的資金需求。”
楊嗣昌領命:“陛下,臣會與戶部商議,合理調配資金,保障改革順利進行。不過,臣認為在節省開支的同時,也可考慮開辟新的財源,以減輕財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