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鄉親,這洗手啊,可得講究。手上臟污有諸多病菌,不洗凈,吃進肚里,便容易生病……”說書人繪聲繪色地講著。
百姓們聽得津津有味,有人問道:“先生,這病菌是何物?咋就看不見呢?”
說書人笑著解釋:“這病菌啊,小得很,肉眼難見,但危害可不小。就像那疫病,多是病菌作祟。”
與此同時,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孫傳庭親自巡查施工現場,確保工程質量。
“這公廁的選址要方便百姓,建造要堅固實用,不可偷工減料。”孫傳庭對施工負責人說道。
然而,計劃推行并非一帆風順。部分百姓對改變生活習慣不理解,甚至抵觸。有人依舊隨意傾倒垃圾,不配合公廁使用。
負責宣傳的官員向楊嗣昌匯報:“楊大人,有些百姓不聽勸,還是照舊,這可如何是好?”
楊嗣昌思索后說道:“不可強硬逼迫。你多組織些活動,邀請村里有聲望的老者參與,讓他們帶頭示范,或許百姓會更容易接受。”
洪承疇在巡查中發現,一些地方在飲用水源保護上存在困難。因水源分布廣,監管不易。
洪承疇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飲用水源保護難度較大,單靠官府人力,難以周全。”
朱由檢思考片刻,說道:“可發動當地百姓,設立水源保護監督小組,對積極保護水源者予以獎勵,如此或可解決。”
洪承疇領命而去,依言而行,效果顯著。
隨著時間推移,京城及周邊的衛生狀況逐漸改善。街道整潔,垃圾有了固定堆放處,疫病發生次數也有所減少。
朱由檢帶著三位大臣視察成果,滿意地說:“諸位愛卿,看到這些變化,朕深感欣慰。但不可懈怠,要繼續完善,盡快向各地推廣。”
洪承疇說道:“陛下,臣會總結試點經驗,優化規劃,加快推廣步伐。”
楊嗣昌說:“陛下,臣會豐富宣傳方式,讓更多百姓了解衛生之利。”
孫傳庭則道:“陛下,臣會加強監管,保障各地推行順利。”
此后,衛生普及計劃在全國逐步展開。各地結合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推行。在南方水鄉,著重治理河道污染;在北方城鎮,加強冬季衛生管理。
在一個偏遠小鎮,地方官員向洪承疇匯報:“洪大人,此地百姓對衛生知識了解甚少,宣傳起來頗為困難。”
洪承疇指導道:“可結合當地習俗,比如在廟會等場合宣傳,或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