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滿意地說道:“洪愛卿,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楊愛卿,鐵制品的銷售情況如何?”
楊嗣昌說道:“陛下,臣與各地商人合作,拓寬了鐵制品的銷售渠道。如今,優質的鐵制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開始遠銷海外,為國家帶來了可觀的稅收。”
孫傳庭接著說道:“陛下,冶鐵工坊的安全管理日益完善,盜采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生產秩序良好。”
朱由檢點頭說道:“諸位愛卿,冶鐵工業線的發展已初見成效,但不可懈怠。要繼續提升技術,擴大生產規模,加強市場管理,讓冶鐵工業成為大明繁榮的重要支柱。”
在后續的日子里,冶鐵工業線不斷發展壯大。洪承疇繼續關注冶鐵技術的創新,鼓勵工匠和學者研發新的冶鐵設備和工藝。楊嗣昌則進一步規范市場,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同時推動鐵制品的多樣化發展,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孫傳庭持續加強安全與治安管理,保障冶鐵工業的穩定生產。
然而,隨著冶鐵工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環境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冶鐵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氣對周邊的土地和空氣造成了一定污染,引發了當地百姓的擔憂。
百姓將問題反映給了當地官府,官府又將此事上報給了楊嗣昌。楊嗣昌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冶鐵工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了百姓不滿。臣建議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實現冶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朱由檢說道:“楊愛卿,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洪愛卿,你與冶鐵工匠們研究一下,能否找到處理廢渣、廢氣的方法,減少污染。孫愛卿,加強對冶鐵工坊的環境監管,督促他們落實環保措施。”
洪承疇領命后,組織工匠和學者研究廢渣、廢氣的處理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找到了一種將廢渣加工成建筑材料的方法,同時改進了冶鐵設備,減少了廢氣排放。
孫傳庭加強了對冶鐵工坊的巡查,對不落實環保措施的工坊進行嚴厲處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冶鐵工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一日,楊嗣昌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如今冶鐵工業線發展良好,技術不斷創新,市場規范有序,環境污染問題也得到解決。臣建議對在冶鐵工業發展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個人和團體進行表彰,激勵更多人投身于大明的冶鐵事業。”
朱由檢點頭贊同:“楊愛卿此建議甚好。洪愛卿,你負責評選出表現出色的人員和團體。孫愛卿,安排好表彰事宜,弘揚冶鐵工業發展中的奮斗精神。”
洪承疇領命:“陛下,臣定會公正評選,選出為冶鐵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
孫傳庭領命:“陛下,臣會精心安排表彰儀式,激勵更多人為大明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p>